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剡坑探梅》
《剡坑探梅》全文
宋 / 王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岭上寒梅自看栽,山斜一半似屏开。

春寒点点枝头雨,为有东流水过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ǎnkēngtànméi
sòng / wángzhì

lǐngshànghánméikànzāishānxiébànpíngkāi

chūnhándiǎndiǎnzhītóuwèiyǒudōngliúshuǐguòlái

注释
岭上:山岭之上。
寒梅:寒冷季节开放的梅花。
自看栽:独自欣赏和种植。
山斜:山势倾斜。
似屏开:像屏风般展开。
春寒:早春的寒冷。
点点:滴滴点点。
枝头雨:落在枝头的雨滴。
为有:因为有。
东流:向东流淌的。
水过来:水从那边过来。
翻译
山岭上的梅花独自生长,山势倾斜仿佛半幅屏风展开。
早春时节,冷雨点滴落在枝头,因为有东流的水带来春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寒梅图景。"岭上寒梅自看栽",开篇便以冷艳的笔触勾勒出孤傲的梅花,在山岭之巅独立自赏,其清高脱俗令人赞叹。"山斜一半似屏开"则是从侧面描绘山勢,以此衬托梅花之美,山势如同展开的屏风,将梅花围绕其中,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幽深。

接着,诗人以细腻笔触捕捉春日微雨与溪流的交响:"春寒点点枝头雨"中,"点点"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细雨如织的场景,而"枝头雨"则巧妙地将梅花与之联系,使人联想到那雨中的梅花更加清新脱俗。"为有东流水过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水源的赞美,这里的"东流水"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组成部分,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持续。

整首诗通过对寒梅、山势、春雨和溪流的精妙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王铚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将静谧而生动的画面呈现给读者,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那份超脱尘俗的美好。

作者介绍

王铚
朝代:宋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猜你喜欢

道上致语口号

广陌无风柳絮藏,轻尘不起整戎装。

洞丁累化青春寂,师乙谐声白昼长。

无数冠裳云塞道,两行鈇钺雪摇光。

英英如此桂林伯,便令腰金上玉堂。

(0)

姚参政挽诗二首·其二

晋昼光三接,霜台肃纪纲。

栽培指佞草,重叠上书囊。

笔橐留施设,钧枢忆赞襄。

伤心左溪路,松桧已成行。

(0)

陈左相挽诗三首·其一

盛德波千顷,清风偃俊躔。

两朝隆柱石,四海入陶甄。

致主唐虞上,齐名房杜前。

期颐悭上寿,底处问苍天。

(0)

向通判挽诗二首·其一

屡荐声名白,低飞鬓发苍。

平生几朱绂,梦寐一黄粱。

利刃盘根出,明珠后乘光。

洪都囚不死,阴德未渠央。

(0)

罗尚书挽诗三首·其一

周旋仪禁路,契合本孤忠。

帝识尚书履,人惊御史骢。

贵名青史上,谠论皂囊中。

不入三台志,盐梅事竟空。

(0)

杂咏下.地簧

塞耳可治聋,下咽多去病。

九曝不辞劳,蚤衰谙药性。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