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昼光三接,霜台肃纪纲。
栽培指佞草,重叠上书囊。
笔橐留施设,钧枢忆赞襄。
伤心左溪路,松桧已成行。
晋昼光三接,霜台肃纪纲。
栽培指佞草,重叠上书囊。
笔橐留施设,钧枢忆赞襄。
伤心左溪路,松桧已成行。
这首挽诗以哀悼的基调,描绘了对姚参政的深切怀念。首句“晋昼光三接”,以晋代的辉煌与姚参政的功绩相提并论,暗示其在任期间的卓越贡献。接着“霜台肃纪纲”一句,通过“霜台”这一意象,强调了姚参政在官场中坚守法度、公正无私的形象。
“栽培指佞草,重叠上书囊”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姚参政比作能识别并抑制邪恶言论的良草,同时他频繁上书,反映了其勤勉尽责、直言不讳的品质。接下来,“笔橐留施设,钧枢忆赞襄”则进一步赞扬了姚参政在政务上的贡献,笔橐象征其文采飞扬,钧枢代表朝廷中枢,赞襄则表明他在决策中的重要辅助作用。
最后,“伤心左溪路,松桧已成行”表达了对姚参政离世的哀痛之情。左溪路可能是指姚参政常走的道路或其生前活动的地点,而松桧成行则象征着姚参政的德行和功绩如同松柏般长存,永远被人们铭记。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年少擅词华,曾看手八叉。
晨装归路雨,春酒别筵花。
马带云过岭,人同燕到家。
罢官趋觐好,不是谪长沙。
閤门传诏山人拜,清晓蓬莱望彩霞。
布褐朝天才赴阙,蒲帆带雨又还家。
沈侯咏罢楼沉月,婺女妆残庙掩花。
无限朝廷仁恤意,殷勤归向老农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