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次景州遇李颀给事吕文质进士》
《晚次景州遇李颀给事吕文质进士》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下马郭西村,萧条尽掩门。

荒城明落景,独树出平原。

野水条侯墓,寒芜董氏园。

閒因访遗事,邂逅故人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景州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淡淡的忧郁与对过往的追忆。

首联“下马郭西村,萧条尽掩门”,开篇即营造了一种荒凉寂静的氛围。诗人骑马来到城西的村庄,只见门户紧闭,一片萧瑟景象。这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清,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寂。

颔联“荒城明落景,独树出平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空旷与孤独。夕阳映照下的荒城显得格外明亮,而远处平原上的一棵树孤独地挺立着,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孤独而又坚韧。

颈联“野水条侯墓,寒芜董氏园”,转而描述了诗人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条侯墓和董氏园,既是自然之美的体现,也是历史文化的印记。野水环绕着古老的墓地,寒芜中掩映着昔日贵族的庄园,这些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历史的沧桑,也引发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尾联“闲因访遗事,邂逅故人论”,点明了诗人此次行程的目的与意外的收获。在闲暇之余,诗人探访了历史的痕迹,偶遇老友,共话往昔。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添了人情味,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

综观全诗,杨士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景州傍晚的景色,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安平君祠

太息全齐霸业遗,如君真是一男儿。

功成栈道迎王日,志决危城仗锸时。

饥鸟尚衔庭下粒,老牛犹饮穴边池。

可怜王建降秦后,千古无人解出奇。

(0)

摄山

徵君旧宅此山中,山馆孱颜往迹空。

药径春添千嶂雨,松厓夜起六朝风。

忘情鱼鸟天机合,适意川岩物象同。

一入篱门人世别,几人能不拜萧公。

(0)

石林精舍

精舍四围环石林,既幽且朴静而深。

室中虚白无他物,几上萧閒蓄一琴。

是处畅观颇役目,此间閟景足澄心。

何来橡子庭前落,乱蹋枝头归晚禽。

(0)

夏日香山·其二

此热不可少,山中爽亦多。

延风开北户,对景秩南讹。

呼侣禽窥树,携儿鹿度坡。

还怜夏畦者,劳瘁复如何。

(0)

和杜甫遣兴五首·其一

天用莫如龙,用吉见无首。

变化故莫测,神功在不受。

凭云乃自为,撄鳞亦何有。

豫且得制之,是宜慎所守。

(0)

生秋庭作

虚庭景色飒含金,皎日清风拂竹林。

杂卉晞旸争茜绚,乔柯得荫亦森沉。

鉴池朗印尘俱净,画壁周遮兴可寻。

今日生秋閒属咏,平添尔许向秋心。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