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舍四围环石林,既幽且朴静而深。
室中虚白无他物,几上萧閒蓄一琴。
是处畅观颇役目,此间閟景足澄心。
何来橡子庭前落,乱蹋枝头归晚禽。
精舍四围环石林,既幽且朴静而深。
室中虚白无他物,几上萧閒蓄一琴。
是处畅观颇役目,此间閟景足澄心。
何来橡子庭前落,乱蹋枝头归晚禽。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石林环绕之中的精舍,环境既幽静又朴实,深邃而宁静。室内一片空灵,除了一张琴之外别无他物,营造出一种简朴而高雅的氛围。诗人通过“虚白”、“萧閒”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精舍内的清静与淡泊。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尽情地观赏四周的美景,这些景色丰富而引人入胜,足以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安宁。然而,在这宁静的场景中,却意外地出现了橡子自天而降,以及傍晚时分归巢的鸟儿,它们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自然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精舍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愿望。通过橡子与晚归鸟儿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谧相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