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深松坐息机,碧山丹壑暮忘归。
十年襟袂三秋隔,千里音书一雁稀。
迟景况逢葭菼满,幽期更与菊花违。
澄江淡月怀人处,不为清霜自湿衣。
细草深松坐息机,碧山丹壑暮忘归。
十年襟袂三秋隔,千里音书一雁稀。
迟景况逢葭菼满,幽期更与菊花违。
澄江淡月怀人处,不为清霜自湿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龙窟道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联“细草深松坐息机,碧山丹壑暮忘归”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旅人独坐于茂密的草木间,周围是青翠的山峦与赤红的山谷,直至傍晚仍沉浸其中,忘却了归途。这种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颔联“十年襟袂三秋隔,千里音书一雁稀”则表达了长时间的分别与思念。十年之久的离别,使得彼此间的联系变得稀疏,仅有的音信也如同南飞的大雁般遥远。这一联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深刻地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思念的沉重。
颈联“迟景况逢葭菼满,幽期更与菊花违”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的心情。芦苇满地的景象与菊花的凋零,不仅映衬出季节的变迁,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与友人的相聚之约似乎被这自然的轮回所违背,增添了诗中的哀愁与无奈。
尾联“澄江淡月怀人处,不为清霜自湿衣”将思绪引向夜晚的江边,月色如水,江面平静,诗人独自怀念远方的朋友,仿佛清霜的寒冷并未使他感到寒冷,而是内心深处的思念与孤独。这一联以自然景象的静谧与诗人情感的深沉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与自我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胸次秋风涧底蘋,坐间那得此嘉宾。
诗来香迸宵人屋,笑杀元规尘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