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四夜月色奇甚》
《正月十四夜月色奇甚》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去年风雨暗元宵,今岁悬知月色饶。

突兀一灯离海峤,苍茫万点赴星桥。

足声殷地仍车马,人语喧天更鼓箫。

定是封夷畏娥婺,断无轻吹一丝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èngyuèshíyuèshèn
sòng / xiàngānshì

niánfēngànyuánxiāojīnsuìxiànzhīyuèráo

dēnghǎiqiáocāngmángwàndiǎnxīngqiáo

shēngyīnréngchērénxuāntiāngèngshùxiāng

quèdàochéngméntīnghuàjiǎokōnglóudiézhèngcāngcāng

注释
风雨:形容天气恶劣,有风雨交加之意。
悬知:预料,猜测。
海峤:海边的高山。
星桥:比喻连接天际的景象,可能指星空或桥梁。
殷地:声音重而深沉,震动地面。
封夷:古代对边远地区的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的人们。
娥婺:嫦娥和婺女,神话中的仙女。
轻吹:轻轻吹动,此处指打破宁静。
翻译
去年元宵节风雨交加,今年的月光想必更加明亮。
一盏孤灯高耸海边,万千灯火穿过星桥相连。
脚步声震动大地,车马声嘈杂,人声鼎沸,鼓箫声此起彼伏。
必定是边疆之地的人们敬畏嫦娥和婺女,绝不会轻易打破这宁静的夜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项安世在正月十四夜晚所见的奇特月色景象。首句"去年风雨暗元宵"回忆起前一年元宵节时风雨交加的晦暗情景,与今年明亮的月色形成鲜明对比。"今岁悬知月色饶"直接赞美今年月光格外充足。

接下来的两句"突兀一灯离海峤,苍茫万点赴星桥"运用夸张和比喻,将一盏孤灯比作海中的高峰,而无数月光如点点星光跨越星桥,营造出壮丽的视觉画面。"足声殷地仍车马,人语喧天更鼓箫"则通过描绘人群的热闹,进一步烘托出月色之夜的繁华和喜庆气氛。

最后两句"定是封夷畏娥婺,断无轻吹一丝摇","封夷"可能指的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女嫦娥和她的玉兔,"娥婺"泛指月亮,诗人认为如此明亮的月色是因为仙人们敬畏,不敢随意吹动云彩,使得月光得以清晰无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元宵月色的奇丽,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人间繁华和神话传说的想象,展现了宋人赏月的独特情感和审美。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和州留别穆郎中

播迁悲远道,摇落感衰容。

今日犹多难,何年更此逢。

世交黄叶散,乡路白云重。

明发看烟树,唯闻江北钟。

(0)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

犹是南州吏,江城又一春。

隔帘湖上月,对酒眼中人。

棘寺初衔命,梅仙已误身。

无心羡荣禄,唯待却垂纶。

(0)

曲阿对月别岑况徐说

金陵已芜没,函谷复烟尘。

犹见南朝月,还随上国人。

白云心自远,沧海意相亲。

何事须成别,汀洲欲暮春。

(0)

寄别朱拾遗

天书远召沧浪客,几度临岐病未能。

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骑发金陵。

(0)

闻奉迎皇太后使沈判官至因有此作

长乐宫人扫落花,君王正候五云车。

万方臣妾同瞻望,疑在曾城阿母家。

(0)

太湖诗·其七以毛公泉一瓶献上谏议因寄

刘根昔成道,兹坞四百年。

毵毵被其体,号为绿毛仙。因思清泠汲,凿彼岝?巅。

五色既鍊矣,一勺方铿然。

既用文武火,俄穷雌雄篇。

赤盐扑红雾,白华飞素烟。

服之生羽翼,倏尔冲玄天。

真隐尚有迹,厥祀将近千。

我来讨灵胜,到此期终焉。

滴苦破窦净,藓深馀甃圆。

澄如玉髓洁,汎如金精鲜。

颜色半带乳,气味全和铅。

饮之融痞蹇,濯之伸拘挛。

有时玩者触,倏忽风雷颠。

素绠丝不短,越罂腹甚便。

汲时月液动,担处玉浆旋。

敢献大司谏,置之铃阁前。

清如介洁性,涤比埽荡权。

炙背野人兴,亦思侯伯怜。

也知饮冰苦,愿受一瓶泉。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