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刘凝远丈病已欣然成诗并怀伯瑞仲文叔骥二首·其一》
《闻刘凝远丈病已欣然成诗并怀伯瑞仲文叔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我行过苕水,公疾卧漳滨。

底处书传雁,如闻药有神。

作诗应更老,比旧想增贫。

坐与江山隔,何缘杖履频。

(0)
注释
我:诗人自己。
行:行走。
过:经过。
苕水:古代河流名。
公:指他人。
疾:疾病。
卧:躺下。
漳滨:古代地名,代指病榻。
底处:何处。
书传:书信传递。
雁:大雁,古代常用来传递书信。
药:药物。
神:神奇,效果显著。
作诗:创作诗歌。
更老:更加熟练。
想:想象。
增贫:增加贫困的感觉。
坐:坐着。
江山:自然景色,也可象征国家。
隔:隔绝。
杖履:拐杖和鞋子,代指出行。
频:频繁。
翻译
我曾走过苕水边,公病重躺于漳滨。
何处书信能传雁,仿佛听说药有神效。
写诗应当更加老练,相比从前想象更为贫困。
如今只能坐着与江山相隔,怎还能频繁地外出行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刘凝远病情的好转感到欣喜,并借此机会回忆旧时友情,以及对友人生活的关切。首句“我行过苕水”描绘了诗人行经苕水的情景,可能暗示着旅途中的偶然相遇或思绪的流转。次句“公疾卧漳滨”则直接点出友人病重,寓居漳滨之地。

“底处书传雁”运用了雁南飞传书的典故,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消息来源,暗示通信不便,只能寄托于雁南飞这一传统方式。“如闻药有神”则传达出对友人病情好转的期待,认为药物或许具有神奇疗效。

“作诗应更老,比旧想增贫”两句,诗人想象友人在病中作诗,不仅年岁增长,生活也更加清贫,但精神世界却因此而丰富。最后两句“坐与江山隔,何缘杖履频”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因疾病相隔,无法常常见面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康复后能更多出游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友人康复的祝福。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题江君天泽古脩堂三首·其一

大虚空重片光悬,何异初开混沌天。

能办辛勤磨玉斧,不愁缺月不团圆。

(0)

孙知微画

太古奇伟士,精思独于画。

驰心入茫昧,万物赴挥洒。

当时一名重,顾陆非尔亚。

卓哉青城笔,妙绝冠天下。

寥寥九天仗,一一若神写。

吾恐千载后,是终无继者。

(0)

兴元府园亭杂咏.静庵

知动以为幻,既知即非静。

名庵以静者,无乃自起争。

为语庵中人,勿以静为病。

(0)

句·其十八

丝竹渐高桡鼓急,瑶津亭下竞凫车。

(0)

晚宿灵岩

风雨旃檀阁,烟霞钟鼓声。

定僧今不作,空谷尚传灯。

(0)

锦山自杭来诗呈乡曲共举月集

岁月易以迈,羲娥不停旋。

忆昔聚嬉戏,缟发今盈颠。

日往而月来,壮逝老至焉。

交情贵浃洽,良辰忍弃捐。

簪舄要时集,尊俎宜相先。

闻风益所无,议论攻其偏。

急难援心勇,友助劳斯宣。

里闾皆吾与,疾苦毋吝言。

惠利苟可及,念勿遗颠连。

杜门惟独善,此见恐未然。

良朋去七载,归锦荣山川。

盟鸥思海上,访鹤来云边。

胸中五千卷,笔下琳琅篇。

尤当会以文,雅好庶不愆。

真率月有集,旧典犹可沿。

洛社多尚齿,尚齿则未便。

何如仿修禊,少长无拘挛。

光风猎猎长,万象皆暄妍。

四时有佳致,陵谷纵变迁。

山巅或水际,竹下并花前。

高吟吐风月,逸气嘘云烟。

烦襟可洗除,芳景宜留连。

毋徒嗟百罹,一笑觞互传。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