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艇晴云,两岸疏花,渚禽唤风。
正垣迤江郭,绕篱竹树,零星烟寺,映水帘栊。
棐几明窗,禅床茶磨,天许閒人片刻同。
僧厨绿,是豆香乍摘,笋嫩才烘。何须避世墙东。
有无数前游似梦中。
记当年漫兴,流连花鸟,平生豪气,傲睨云龙。
能几何时,一寒至此,对坐相看鹤发翁。
桃源路,倘渔郎寻到,莫遣云封。
半艇晴云,两岸疏花,渚禽唤风。
正垣迤江郭,绕篱竹树,零星烟寺,映水帘栊。
棐几明窗,禅床茶磨,天许閒人片刻同。
僧厨绿,是豆香乍摘,笋嫩才烘。何须避世墙东。
有无数前游似梦中。
记当年漫兴,流连花鸟,平生豪气,傲睨云龙。
能几何时,一寒至此,对坐相看鹤发翁。
桃源路,倘渔郎寻到,莫遣云封。
这首词描绘了初夏时节,与友人在水边泛舟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晴空下的云朵、疏落的花朵、轻拂的微风,以及环绕在岸边的竹树和远处映照在水面的烟寺、帘栊,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词中“棐几明窗,禅床茶磨,天许閒人片刻同”一句,将禅意融入日常生活,表现了词人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豆香与笋嫩,不仅勾勒出季节的特色,也寓意着生活的清新与美好。词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简单生活、自然之美的向往。
“何须避世墙东。有无数前游似梦中。”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他认为,不必刻意逃避尘世的喧嚣,因为过去的美好记忆如同梦境般珍贵。这种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体现了词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记当年漫兴,流连花鸟,平生豪气,傲睨云龙。”词人回忆起往昔的自由与豪情,与眼前的宁静形成对比,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同时,“能几何时,一寒至此,对坐相看鹤发翁。”则反映了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与老友相对的温馨与哀愁。
最后,“桃源路,倘渔郎寻到,莫遣云封。”借用桃花源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世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寓了对友情和自然的珍惜,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够永远存在,不受外界干扰。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生活、友情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山堂夜雨如决渠,黄梅半熟书生鱼。
树头朝日忽复出,聊向空阶翻故书。
老人耕凿无膏腴,缃囊细字时相娱。
自欣引睡得黄奶,便恐无意呼青奴。
读书本不求甚解,姓名足记知有馀。
此虫何乃徒饱腹,死葬书叶真痴愚。
不如化作石帆山下茧,织成吴绫光满眼。
乞与袁娘作舞衣,常把花枝侍君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