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沁园春.初夏同徐季重张邑翼朱致一叶九来家躬乙汎舟郭外追晤葛龙仙于攸闻上人精蓝兼送龙仙之西村别业》
《沁园春.初夏同徐季重张邑翼朱致一叶九来家躬乙汎舟郭外追晤葛龙仙于攸闻上人精蓝兼送龙仙之西村别业》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沁园春

半艇晴云,两岸疏花,渚禽唤风。

正垣迤江郭,绕篱竹树,零星烟寺,映水帘栊。

棐几明窗,禅床茶磨,天许閒人片刻同。

僧厨绿,是豆香乍摘,笋嫩才烘。何须避世墙东。

有无数前游似梦中。

记当年漫兴,流连花鸟,平生豪气,傲睨云龙。

能几何时,一寒至此,对坐相看鹤发翁。

桃源路,倘渔郎寻到,莫遣云封。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初夏时节,与友人在水边泛舟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晴空下的云朵、疏落的花朵、轻拂的微风,以及环绕在岸边的竹树和远处映照在水面的烟寺、帘栊,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词中“棐几明窗,禅床茶磨,天许閒人片刻同”一句,将禅意融入日常生活,表现了词人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豆香与笋嫩,不仅勾勒出季节的特色,也寓意着生活的清新与美好。词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简单生活、自然之美的向往。

“何须避世墙东。有无数前游似梦中。”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他认为,不必刻意逃避尘世的喧嚣,因为过去的美好记忆如同梦境般珍贵。这种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体现了词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记当年漫兴,流连花鸟,平生豪气,傲睨云龙。”词人回忆起往昔的自由与豪情,与眼前的宁静形成对比,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同时,“能几何时,一寒至此,对坐相看鹤发翁。”则反映了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与老友相对的温馨与哀愁。

最后,“桃源路,倘渔郎寻到,莫遣云封。”借用桃花源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世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寓了对友情和自然的珍惜,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够永远存在,不受外界干扰。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生活、友情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蠹鱼

山堂夜雨如决渠,黄梅半熟书生鱼。

树头朝日忽复出,聊向空阶翻故书。

老人耕凿无膏腴,缃囊细字时相娱。

自欣引睡得黄奶,便恐无意呼青奴。

读书本不求甚解,姓名足记知有馀。

此虫何乃徒饱腹,死葬书叶真痴愚。

不如化作石帆山下茧,织成吴绫光满眼。

乞与袁娘作舞衣,常把花枝侍君辇。

(0)

秋日西湖·其四

飞来双鹭落寒汀,秋水无痕玉镜清。

疏蓼黄芦宜掩映,沙边危立太分明。

(0)

东郊次韵器资子开六绝句·其三见早梅

江南诗客两仙才,携手东原赋早梅。

琼树令人常愿见,还家何事更徘徊。

(0)

子夜四时歌.春歌二十首·其十二

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

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

(0)

送汪山人还四明

骊歌一曲乱云驰,白帢黄冠照路岐。

八咏楼中人卧久,四明城外客归迟。

高天暮雪帆飞动,大野春星剑陆离。

极目河梁惭握手,垆头霜色对凄其。

(0)

梅花二首·其二

寂寂疏林满地苔,自知溪径不容媒。

沈郎太瘦亦复耳,范叔一寒如此哉。

漫有心肠竟何与,本无颜色不须猜。

老夫气味颇同致,岁晚相逢笑口开。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