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字墙儿,冰纹槅子,谢娘三径。
乌龙怕睡,吠煞翠梧桐影。
蔚蓝天、一派雁程,年年耽误萧关信。
又栖鸦闹过,谁家玉笛,叫西楼暝。愁听。商飙劲。
便黑了一灯,唤人谁应。银鸭娇憨,还泥薰笼偎并。
卸蜜簪、划月阑干,峭寒陡觉秋夜丙。
伴黄花、且熨红绵,冬釭应倍冷。
蛮字墙儿,冰纹槅子,谢娘三径。
乌龙怕睡,吠煞翠梧桐影。
蔚蓝天、一派雁程,年年耽误萧关信。
又栖鸦闹过,谁家玉笛,叫西楼暝。愁听。商飙劲。
便黑了一灯,唤人谁应。银鸭娇憨,还泥薰笼偎并。
卸蜜簪、划月阑干,峭寒陡觉秋夜丙。
伴黄花、且熨红绵,冬釭应倍冷。
这首《琐窗寒》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闺中女子的视角,描绘了深秋时节的闺房情景与内心情感。
词的开篇“蛮字墙儿,冰纹槅子,谢娘三径”,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闺房的装饰,墙上的蛮文图案,冰纹的槅子,以及通往内外的三条小径,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下来,“乌龙怕睡,吠煞翠梧桐影”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乌龙的警惕与梧桐树影的摇曳生动地展现出来,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蔚蓝天、一派雁程,年年耽误萧关信”则将视野拉远,描绘了天空中南飞的大雁,它们每年都会经过萧关,却似乎总是延误了传递消息的时间,暗喻着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等待。接着,“又栖鸦闹过,谁家玉笛,叫西楼暝”一句,通过鸦群的喧闹和远处传来的玉笛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寂寞与期待。
“愁听。商飙劲。便黑了一灯,唤人谁应”表达了女子在夜晚听到风声时的愁绪,以及面对昏暗灯光时的无助感。接下来,“银鸭娇憨,还泥薰笼偎并”描绘了女子身边摆放的银鸭香炉,虽看似娇憨可爱,却也难以慰藉她内心的孤寂。“卸蜜簪、划月阑干,峭寒陡觉秋夜丙”则通过卸下头饰、划过月光下的栏杆,感受到秋夜的寒冷,进一步凸显了女子的孤独与凄凉。
最后,“伴黄花、且熨红绵,冬釭应倍冷”以黄花(菊花)和红绵(棉被)作为陪伴,暗示了女子在寒冷的冬夜中,只能依靠这些物品来取暖,同时也象征着她内心的温暖与希望。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闺中女子在深秋季节中的孤独、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