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祗园寺》
《祗园寺》全文
宋 / 倪祖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梵王宫殿有仙家,曾此瑶觞醉碧霞。

雨过石坛寒象纬,风来祇寺委龙蛇。

经翻贝叶相腾瑞,饭熟青精味胜麻。

昨日老僧谈妙法,缤纷犹自坠天花。

(0)
翻译
在梵王宫殿中住着仙人,我曾在这里举杯畅饮美酒,欣赏天边的彩霞。
雨后石坛清凉如画,风吹过祗寺,仿佛龙蛇起舞。
诵读佛经时,贝叶上的文字闪烁着吉祥的光芒,青精饭的香气比麻还要香醇。
昨日与老僧谈论佛法,他的妙语连珠,犹如天花般纷纷落下。
注释
梵王宫殿:指神仙居住的宫殿。
瑶觞:精致的玉杯。
碧霞:美丽的彩霞。
石坛:石头铺成的平台。
寒象纬:形容雨后的清凉。
祇寺:佛教寺庙。
贝叶:古代印度用来写经书的贝壳。
青精:泛指绿色的谷物,此处可能指青精饭。
味胜麻:味道超过普通的麻籽。
妙法:高深的佛法。
天花:佛教中常用来比喻智慧或佛法的显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宁静的仙境景象,以祗园寺为背景。诗人倪祖常通过"梵王宫殿"和"仙家"的意象,暗示了寺庙的超凡氛围。"瑶觞醉碧霞"一句,形象地写出僧人在仙境中品饮仙酒的逍遥之态。

"雨过石坛寒象纬,风来祇寺委龙蛇",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祗园寺环境的清冷与静谧,石坛上的雨水和寺庙周围盘旋的风,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经翻贝叶相腾瑞",则进一步强调了僧人们在诵读佛经时的神圣气象,以及佛法的吉祥寓意。

"饭熟青精味胜麻",描述了僧人们的日常饮食,虽简朴却富有禅意,青精饭的滋味超越了世俗的香料,体现了修行生活的清苦与精神的富足。

最后,"昨日老僧谈妙法,缤纷犹自坠天花",以生动的比喻收尾,形容老僧讲述佛法时的精彩,仿佛连天上的花瓣都被吸引而纷纷落下,营造出一种佛法无边、智慧如花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祗园寺的神秘与宁静,以及僧人们在此修行的超然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诗意。

作者介绍

倪祖常
朝代:宋

湖州归安人,字子武。倪思子。官大理寺正。宁宗嘉定中自毗陵易守徽州,时州民困于和籴,祖常屡牍申省,事得寝。凡除害兴利、去灾致顺,悉意奉行。州民建祠祀之。
猜你喜欢

赠成鍊师四首·其三

等闲何处得灵方,丹脸云鬟日月长。

大罗过却三千岁,更向人间魅阮郎。

(0)

相和歌辞.白头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0)

我身

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

秋霜剪根断,浩浩随长风。

昔游秦雍间,今落巴蛮中。

昔为意气郎,今作寂寥翁。

外貌虽寂莫,中怀颇冲融。

赋命有厚薄,委心任穷通。

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

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

苟知此道者,身穷心不穷。

(0)

赠边将

昔因征远向金微,马出榆关一鸟飞。

万里只携孤剑去,十年空逐塞鸿归。

手招都护新降虏,身著文皇旧赐衣。

只待烟尘报天子,满头霜雪为兵机。

(0)

拟古咏河边枯树

野火烧枝水洗根,数围孤树半心存。

应是无机承雨露,却将春色寄苔痕。

(0)

宿慧山寺

秋日游古寺,秋山正苍苍。

泛舟次岩壑,稽首金仙堂。

下有寒泉流,上有珍禽翔。

石门吐明月,竹木涵清光。

中夜河沈沈,但闻松桂香。

旷然出尘境,忧虑澹已忘。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