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王宫殿有仙家,曾此瑶觞醉碧霞。
雨过石坛寒象纬,风来祇寺委龙蛇。
经翻贝叶相腾瑞,饭熟青精味胜麻。
昨日老僧谈妙法,缤纷犹自坠天花。
梵王宫殿有仙家,曾此瑶觞醉碧霞。
雨过石坛寒象纬,风来祇寺委龙蛇。
经翻贝叶相腾瑞,饭熟青精味胜麻。
昨日老僧谈妙法,缤纷犹自坠天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宁静的仙境景象,以祗园寺为背景。诗人倪祖常通过"梵王宫殿"和"仙家"的意象,暗示了寺庙的超凡氛围。"瑶觞醉碧霞"一句,形象地写出僧人在仙境中品饮仙酒的逍遥之态。
"雨过石坛寒象纬,风来祇寺委龙蛇",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祗园寺环境的清冷与静谧,石坛上的雨水和寺庙周围盘旋的风,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经翻贝叶相腾瑞",则进一步强调了僧人们在诵读佛经时的神圣气象,以及佛法的吉祥寓意。
"饭熟青精味胜麻",描述了僧人们的日常饮食,虽简朴却富有禅意,青精饭的滋味超越了世俗的香料,体现了修行生活的清苦与精神的富足。
最后,"昨日老僧谈妙法,缤纷犹自坠天花",以生动的比喻收尾,形容老僧讲述佛法时的精彩,仿佛连天上的花瓣都被吸引而纷纷落下,营造出一种佛法无边、智慧如花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祗园寺的神秘与宁静,以及僧人们在此修行的超然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诗意。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
秋霜剪根断,浩浩随长风。
昔游秦雍间,今落巴蛮中。
昔为意气郎,今作寂寥翁。
外貌虽寂莫,中怀颇冲融。
赋命有厚薄,委心任穷通。
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
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
苟知此道者,身穷心不穷。
野火烧枝水洗根,数围孤树半心存。
应是无机承雨露,却将春色寄苔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