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
秋霜剪根断,浩浩随长风。
昔游秦雍间,今落巴蛮中。
昔为意气郎,今作寂寥翁。
外貌虽寂莫,中怀颇冲融。
赋命有厚薄,委心任穷通。
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
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
苟知此道者,身穷心不穷。
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
秋霜剪根断,浩浩随长风。
昔游秦雍间,今落巴蛮中。
昔为意气郎,今作寂寥翁。
外貌虽寂莫,中怀颇冲融。
赋命有厚薄,委心任穷通。
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
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
苟知此道者,身穷心不穷。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通过对比自己与孤生蓬草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地位变化的感慨。
"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秋霜剪根断,浩浩随长风。"
这两句通过将自己比作被秋霜剪断而随风飘零的孤生蓬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凉。
"昔游秦雍间,今落巴蛮中。昔为意气郎,今作寂寥翁。"
诗人回忆过去在秦雍一带自由行走的时光,与现在流落到边远地区相比较,表达了由青年到老年, 由豪情壮志转变成孤独无助的心境变化。
"外貌虽寂莫,中怀颇冲融。"
尽管外在看似孤寂,但内心仍然保持着一份激扬的热情和理想。
"赋命有厚薄,委心任穷通。"
诗人认为个人的命运有厚有薄,要顺应天命,将心志托付于贫穷或通达之中。
"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
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通达时像大鹏展翅触摸蓝天,另一个是贫穷时像小鸟依附在一枝上也能自得其乐。
"苟知此道者,身穷心不穷。"
诗人最后表达了一个哲理,只要理解并认同这种顺应命运的生活态度,即使身体处于贫困,但内心仍旧不会感到穷困。这是诗人对于如何面对挫折和逆境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