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人言是小儿,偶然越样与儿嬉。
不过几块粗顽石,博得人誇几个奇。
造物人言是小儿,偶然越样与儿嬉。
不过几块粗顽石,博得人誇几个奇。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诗人在路上看到小孩子们在嬉戏,他们偶然间用几块粗糙的石头搭建出一些东西,然后自豪地向别人展示他们的“杰作”。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社会现象,即大人们往往过于自信自己的成就,而这些成就可能在客观上看来并无太大价值。
诗中的“造物”一词,指的是小孩子用石头搭建东西,这里的“物”是很原始的创作。接下来的“人言是小儿”,则是在说人们都说这是小孩子的事情。这两句设定了一个简单、自然的情境。
第三句“偶然越样与儿嬉”,表明诗人偶尔间也参与到这种童真无邪的游戏中来,与孩子们一同嬉戏。这里的“越样”指的是超出常规,不拘泥于成人的严肃行为,去尝试一些简单、纯粹的乐趣。
第四句“不过几块粗顽石”,则是在说这些孩子们玩的东西其实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石头。这里的“粗顽”形容石头的质地和样子,是很普通、不值钱的。
最后两句“博得人誇几个奇”,意味着尽管只是简单的几块石头,但孩子们仍然能够从中获得乐趣,并以此为荣,向别人夸耀。这里的“博得”是指通过努力或者某种方式得到的东西,而“人誇”则是在说人们都对这些小成就感到惊奇和赞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孩子们嬉戏的情景,反映出成人世界中过度自信和浮夸现象,用一份淡淡的讽刺来启示读者去思考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济济众君子,庠序之冠冕。
来燕升我堂,良用慰衰蹇。
清言屏丝竹,善意陋肴膳。
兹藩实故国,贤哲世多显。
荀陈没已远,馀迹竟未践。
顾惭为政久,儒道不加阐。
云飞乏孔翠,庙荐阙瑚琏。
非期宠禄光,或虑志业浅。
惟天傥有待,在己固当勉。
临觞无以侑,相敦在诚善。
人生风波间,触事喜乖隔。
前君还里中,王事有程格。
欢言不一再,归马已在轭。
相期高阳秋,丛菊手共摘。
惟时家多虞,伯氏遭远谪。
苍黄走国门,下马拜颜色。
孤舟千日宿,离思日侵迫。
还家问生事,未免烦计画。
自念非世器,身以闲为职。
不能高奋飞,有类笼中翮。
清霜落众木,诸岭应更碧。
行当脱身去,烂醉松下石。
抱痾积闲纵,世味颇能淡。
惟于山水娱,自谓老不厌。
况兹伊洛间,久畜游赏念。
幽扉深隐竹,小约度平堑。
解鞍庇清阴,拂席见残艳。
长溪自南流,小阁忽东瞰。
游人坐兀兀,鸣鸟来泛泛。
蟹潜石穴幽,鱼泳柳根暗。
川童或群嬉,林女有孤觇。
醉觞岂留行,吟笔靡停占。
临欢兴何长,遵事迹犹暂。
伊予志岩壑,偶官禄石甔。
要须三径足,归迹便可敛。
买林接婆娑,凿涧分潋滟。
田庐常闭门,野艇时放缆。
聊书平生怀,特为异时验。
晨冰结车辙,朔野风正厉。
君行良亦勤,正与苦寒值。
超然出门去,曾不顾我议。
譬如云飞鸿,势不受维絷。
开笼恣其往,万里在展翅。
场功十月毕,田家足豳事。
儿童樵牧归,荆扉寂已闭。
燃薪烛茅屋,并坐侄与弟。
自爱村醪熟,或以山鹿馈。
冻蔬斸青黄,寒药煮根柢。
从容温饱间,万事一无累。
嗟予不得往,注目云接地。
欢常以饮合,欢意则非外。
今吾二三子,共此西轩会。
主人吾儒秀,言与二雅配。
酒行倡大论,文字略琐碎。
上言评人物,要当本诸内。
下言讥为学,不以满自概。
唐之众诗人,区别各异派。
一经君子评,敛凿弃秕糒。
予曰吾圣俞,名足通后代。
答我文如韩,尚有六经在。
况吾何所立,闻誉若抱趸。
圣俞善诱掖,斯语不无戒。
意欲令吾曹,事业进以大。
我虽顽无能,闻此亦健快。
呼觞满自引,不畏坐客怪。
归来书短篇,聊以记所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