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能识玉,荆山得良宝。
知玉不知人,屡刖自残槁。
孟尝有内珍,何意货贿间。
灵物不能舍,神珠自来还。
盛公抱天瑞,手把山龙章。
惓与时人观,放之瀛壶傍。
朝披金光草,夕悬明月珰。
适从具茨来,独宿白玉房。
凡夫亦知宝未得,先生傥肯示以求之方。
卞和能识玉,荆山得良宝。
知玉不知人,屡刖自残槁。
孟尝有内珍,何意货贿间。
灵物不能舍,神珠自来还。
盛公抱天瑞,手把山龙章。
惓与时人观,放之瀛壶傍。
朝披金光草,夕悬明月珰。
适从具茨来,独宿白玉房。
凡夫亦知宝未得,先生傥肯示以求之方。
这首诗以卞和识玉的故事开篇,寓意盛翰林如同荆山中的稀世良材。诗人通过卞和被误解的遭遇,暗示盛翰林才华出众却被忽视。接着提到孟尝君拥有珍贵之物,却因世俗交易而失其真价值,暗指盛翰林不应被金钱所累,其真正的价值应被发现。
诗中盛翰林怀抱天赐的才德,犹如山龙之章,但未能得到当世人的理解和赏识,只能暂居瀛壶之侧。早晨他如金光璀璨,夜晚则如明月明珠,独自守在白玉般的清高之地。诗人感叹常人虽知其为宝,但仍需指引,希望盛翰林能展示获取认同的方法。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盛翰林的内在价值,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期待,同时也寓含了对当时社会未能识才的批评。祝允明的笔触细腻,富有深意,展现了明朝文人对人才的惋惜与呼唤。
四年尘沙中,奔走日不给。
空歌下泉诗,颇愧夔子集。
今晨出军府,心与归鸟急。
花迎晓日笑,树沐清露湿。
清漪舞游鳞,照影孤小立。
重来期秋风,领略蟾影入。
飞鸿响遥空,抱弋空遗影。
游鳞纵前川,把钓睨枯井。
相看各如梦,欲去几延颈。
劳心纵有获,所获仅蛙黾。
行人见之笑,千唤不一省。
沧溟四无边,尽纳天地境。
巨鳌载三山,未足污吾绠。
相顾作清游,濯足壶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