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愧浮生又六旬,苦无情况度残春。
谩吟俚句尘清听,多谢赓酬字字新。
自愧浮生又六旬,苦无情况度残春。
谩吟俚句尘清听,多谢赓酬字字新。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再韵奉酬(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一种无奈与自嘲。
“自愧浮生又六旬”,诗人以沉默的态度审视自己的生命,已经六十岁的人生若浮云般虚幻,而自己却未能有所成就,故而感到自责和惆怅。这里的“六旬”指的是六十岁,在古代中国文化中,这是一个人生的重要节点,被认为是老年。
“苦无情况度残春”,诗人感叹自己没有好的环境来陪伴这即将过去的春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哀伤。这里的“情况”指的是良好的生活状态或境遇,“度残春”则是诗人希望在美好的春天里找到安慰。
接下来的两句:“谩吟俚句尘清听,多谢赓酬字字新。”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虽然自认为自己的诗作不够完美,但仍旧希望通过吟咏这些“俚句”(即平凡、简单的诗句)来清净心灵,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而“多谢赓酬字字新”则表明诗人对朋友间互相酬答的诗歌给予了高度评价,每一个字都显得新颖而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生命、时间和文学创作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于友情和精神慰藉的渴望。
嗟彼海南郡,土瘠士常贫。
藷芋饷昼耕,松明照夜勤。
当年两黎老,能邀玉堂人。
一往五十年,遗迹宛若新。
邦君时举酒,父老举欣欣。
贤多隐农圃,耦耕可问津。
鲁叟欲乘桴,东坡愿卜邻。
他年青衿子,凛凛多秀民。
出郊何所欣,所欣在观眺。
殷红著新枝,浓绿浮远峤。
悠然出尘想,快若追风骠。
几年偪仄怀,儿女困嘲诮。
人生贵适意,官职岂不要。
从来坦率性,痼疾难救疗。
沈湎与独醒,亦各以所好。
鹤胫自然长,断之定号叫。
譬如食茶味,煎煎人外料。
言行自有常,安能改吾调。
浩歌归去来,家有老德耀。
永托烟云岑,终焉擅渔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