苫宇切郊寰,荆扉度岁关。
宾綦秋藓合,童唱暮薪还。
石上舂粱苦,墙东避世难。
扊扅犹可爨,谁访陋居颜。
苫宇切郊寰,荆扉度岁关。
宾綦秋藓合,童唱暮薪还。
石上舂粱苦,墙东避世难。
扊扅犹可爨,谁访陋居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景。开篇“苫宇切郊寰,荆扉度岁关”描述了隐士居所的简陋和偏僻,通过“苫宇”一词可知其屋舍简陋,"荆扉"则形容门扉之破旧,"度岁关"暗示时间流转与世事隔绝。
紧接着,“宾綦秋藓合,童唱暮薪还”透露出隐士的日常生活。"宾綦"指的是草木繁盛,"秋藓合"则是说植物在秋天相互缠绕,隐士与自然融为一体。"童唱"和"暮薪还"表明隐士与世间的唯一联系可能只是偶尔听闻孩童歌声或是有人在傍晚时分归来携带柴火。
第三句“石上舂粱苦,墙东避世难”则描绘了隐士的辛勤劳作和对世俗生活的逃避。"石上舂粱苦"形容隐士在石头上舂米的艰苦生活,而"墙东避世难"则表明隐士试图远离尘世,但这并不容易。
末了,“扊扅犹可爨,谁访陋居颜”透露出隐士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无奈和自嘲。"扊扅犹可爨"可能是说火堆还在微弱燃烧,而"谁访陋居颜"则表达了隐士对于自己简陋住所的自嘲,以及对于是否有人会来探望自己的疑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士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隐士与世俗脱离、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困境的复杂情感。
江南春信早,问谁是、百花魁。
过揽桂褰蓉,纫兰采菊,独许寒梅。
阳和渐回涧底,向水西、先放一枝开。
潇洒纤琼瘦玉,化工月剪云裁。诗催。付与雪襟怀。
消得暗香来。算知心惟有,青松瘦竹,白石苍苔。
年年上林胜赏,捻清芳、蘸入紫金杯。
须信和羹未晚,岁寒聊自徘徊。
白玉楼成去作文,祇从西棘挂朝冠。
生来病苦相如渴,没后人知范叔寒。
野店春闲沽酒榼,溪堂月冷钓鱼竿。
梅花麓上谁弹泪,岁岁东风吹不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