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杜门》
《杜门》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苫宇切郊寰,荆扉度岁关。

宾綦秋藓合,童唱暮薪还。

石上舂粱苦,墙东避世难。

扊扅犹可爨,谁访陋居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én
sòng / sòngxiáng

shānqièjiāohuánjīngfēisuìguān

bīnqiūxiǎntóngchàngxīnhái

shíshàngchōngliángqiángdōngshìnán

yǎnqiúcuànshuí访fǎnglòuyán

注释
苫宇:草屋。
郊寰:郊野。
荆扉:荆棘柴门。
度岁关:度过年关。
宾綦:宾客。
秋藓:秋日苔藓。
童唱:孩童歌声。
暮薪:傍晚薪柴。
石上:石上。
舂粱:舂米。
苦:辛苦。
避世难:躲避世事艰难。
扊扅:门枢。
犹可爨:还能煮饭。
陋居:简陋居所。
颜:拜访。
翻译
草屋简陋临近郊野,荆棘柴门度过年关。
宾客来访踏过秋苔,孩童归家暮歌炊烟。
石上辛苦舂米为食,东墙边躲避世间纷繁。
门枢艰难仍能煮饭,有谁会来探访我这简陋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景。开篇“苫宇切郊寰,荆扉度岁关”描述了隐士居所的简陋和偏僻,通过“苫宇”一词可知其屋舍简陋,"荆扉"则形容门扉之破旧,"度岁关"暗示时间流转与世事隔绝。

紧接着,“宾綦秋藓合,童唱暮薪还”透露出隐士的日常生活。"宾綦"指的是草木繁盛,"秋藓合"则是说植物在秋天相互缠绕,隐士与自然融为一体。"童唱"和"暮薪还"表明隐士与世间的唯一联系可能只是偶尔听闻孩童歌声或是有人在傍晚时分归来携带柴火。

第三句“石上舂粱苦,墙东避世难”则描绘了隐士的辛勤劳作和对世俗生活的逃避。"石上舂粱苦"形容隐士在石头上舂米的艰苦生活,而"墙东避世难"则表明隐士试图远离尘世,但这并不容易。

末了,“扊扅犹可爨,谁访陋居颜”透露出隐士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无奈和自嘲。"扊扅犹可爨"可能是说火堆还在微弱燃烧,而"谁访陋居颜"则表达了隐士对于自己简陋住所的自嘲,以及对于是否有人会来探望自己的疑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士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隐士与世俗脱离、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困境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李徽猷病后许赏莲而未酬小诗发一笑

僧夏分来一榻凉,爱莲更擅水云乡。

露融初日敷朝采,雨捲凉飙送晚香。

天女群参青叶髻,水仙争护紫荷囊。

一丝不挂根尘净,莫怪先生久覆觞。

(0)

恋绣衾

多情无语敛黛眉。寄相思、偏仗柳枝。

待折向、尊前唱,奈东风、吹做絮飞。

归来醉抱琵琶睡,正酒醒、香尽漏移。

无赖是、梨花梦,被月明、偏照帐儿。

(0)

南乡子

归雁转西楼。薄幸音书日日收。

旧恨却凭红叶去,飕飗。春水多情日夜流。

杨柳曲江头。烟里青青恨不休。

九十韶光风雨半,回眸。一片花飞一片愁。

(0)

木兰花慢.丙辰寿叶制相

江南春信早,问谁是、百花魁。

过揽桂褰蓉,纫兰采菊,独许寒梅。

阳和渐回涧底,向水西、先放一枝开。

潇洒纤琼瘦玉,化工月剪云裁。诗催。付与雪襟怀。

消得暗香来。算知心惟有,青松瘦竹,白石苍苔。

年年上林胜赏,捻清芳、蘸入紫金杯。

须信和羹未晚,岁寒聊自徘徊。

(0)

哭楼梅麓

白玉楼成去作文,祇从西棘挂朝冠。

生来病苦相如渴,没后人知范叔寒。

野店春闲沽酒榼,溪堂月冷钓鱼竿。

梅花麓上谁弹泪,岁岁东风吹不乾。

(0)

过钓台作

双台屹屹几春秋,千古高风一钓钩。

越岭有云山北障,桐江无浪水东流。

雪深黄叶埋寒虎,烟暖青莎卧白鸥。

汉业已随宫树老,月明长到客星楼。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