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隋书》
《读隋书》全文
元 / 朱德润   形式: 古风

广通渠边渭水流,长安猛将悬兜牟。

陈郎酣睡未知晓,采石夜渡江声秋。

韩擒不待贺若报,呼得蛮奴作乡导。

铜钲一声歌管阑,望仙阁下旌旗绕。

兵家女儿发照人,金井梧桐三坠身。

血痕已污青溪草,遗恨空怜高使君。

当时只道明良会,三十年间转头事。

江都未放锦帆回,晋阳城内惊尘起。

(0)
鉴赏

这首诗《读隋书》由元代诗人朱德润所作,通过历史的视角,描绘了隋朝兴衰的历史画卷。诗中以广通渠边的渭水流为背景,引入了长安猛将的形象,展现了历史人物的英勇与豪情。接着,通过“陈郎酣睡未知晓”这一细节,巧妙地引出隋朝末年的动荡局势,以及英雄们在乱世中的命运。

“采石夜渡江声秋”一句,不仅描绘了夜晚渡江的凄凉景象,也暗示了英雄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悲壮。随后,“韩擒不待贺若报,呼得蛮奴作乡导”,通过对比韩擒虎的勇猛与贺若弼的迟疑,凸显了英雄们的决断力和行动力。

“铜钲一声歌管阑,望仙阁下旌旗绕”描绘了战争场面的激烈与壮观,同时也暗含了对英雄们的赞美。而“兵家女儿发照人,金井梧桐三坠身”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女性在战争中的独特魅力与牺牲精神。

“血痕已污青溪草,遗恨空怜高使君”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们的深切同情。最后,“当时只道明良会,三十年间转头事。江都未放锦帆回,晋阳城内惊尘起。”总结了历史的无常与变迁,提醒人们珍惜和平,警惕历史的重演。

整首诗以历史为镜,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性的光辉,具有深刻的历史反思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朱德润
朝代:元

(1294—1365)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猜你喜欢

弋阳县驿

大雨山中采药回,丫头岩畔觅诗来。

唤船野渡逢迎雪,携酒溪头领略梅。

久客愁心端欲折,何时笑口得频开。

慇勤记著今朝事,破驿空廊叶作堆。

(0)

小圃独酌

少时裘马竞豪华,岂料今为老圃家。

数点霏微社公雨,两丛闲淡女郎花。

诗成枕上常难记,酒满街头却易赊。

自笑迩来能用短,只将独醉作生涯。

(0)

久疾三首·其三

幽屏元无事,沉绵自鲜欢。

胫长犹可截,冠挂岂容弹。

捣药香尘细,寻书蜜炬残。

晚来差觉健,风月小庭宽。

(0)

感昔五首·其二

马瘦行迟自一奇,溪山佳处看无遗。

酒垆强挽人同醉,散去何曾识是谁。

(0)

一夕山阴道,真成白玉京。

衰残失壮观,拥被听窗声。

(0)

倦眼

看书涩似上羊肠,得睡甘如饮蜜房。

起坐藤床搔短发,数声画角报斜阳。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