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通渠边渭水流,长安猛将悬兜牟。
陈郎酣睡未知晓,采石夜渡江声秋。
韩擒不待贺若报,呼得蛮奴作乡导。
铜钲一声歌管阑,望仙阁下旌旗绕。
兵家女儿发照人,金井梧桐三坠身。
血痕已污青溪草,遗恨空怜高使君。
当时只道明良会,三十年间转头事。
江都未放锦帆回,晋阳城内惊尘起。
广通渠边渭水流,长安猛将悬兜牟。
陈郎酣睡未知晓,采石夜渡江声秋。
韩擒不待贺若报,呼得蛮奴作乡导。
铜钲一声歌管阑,望仙阁下旌旗绕。
兵家女儿发照人,金井梧桐三坠身。
血痕已污青溪草,遗恨空怜高使君。
当时只道明良会,三十年间转头事。
江都未放锦帆回,晋阳城内惊尘起。
这首诗《读隋书》由元代诗人朱德润所作,通过历史的视角,描绘了隋朝兴衰的历史画卷。诗中以广通渠边的渭水流为背景,引入了长安猛将的形象,展现了历史人物的英勇与豪情。接着,通过“陈郎酣睡未知晓”这一细节,巧妙地引出隋朝末年的动荡局势,以及英雄们在乱世中的命运。
“采石夜渡江声秋”一句,不仅描绘了夜晚渡江的凄凉景象,也暗示了英雄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悲壮。随后,“韩擒不待贺若报,呼得蛮奴作乡导”,通过对比韩擒虎的勇猛与贺若弼的迟疑,凸显了英雄们的决断力和行动力。
“铜钲一声歌管阑,望仙阁下旌旗绕”描绘了战争场面的激烈与壮观,同时也暗含了对英雄们的赞美。而“兵家女儿发照人,金井梧桐三坠身”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女性在战争中的独特魅力与牺牲精神。
“血痕已污青溪草,遗恨空怜高使君”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们的深切同情。最后,“当时只道明良会,三十年间转头事。江都未放锦帆回,晋阳城内惊尘起。”总结了历史的无常与变迁,提醒人们珍惜和平,警惕历史的重演。
整首诗以历史为镜,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性的光辉,具有深刻的历史反思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