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不肯吐,邻鸡殊未鸣。
已惊火星没,况值玄云生。
居人酣春梦,行客贪修程。
众愁春露冷,我喜旦气清。
小立著定眼,自觉归路明。
残月不肯吐,邻鸡殊未鸣。
已惊火星没,况值玄云生。
居人酣春梦,行客贪修程。
众愁春露冷,我喜旦气清。
小立著定眼,自觉归路明。
这首宋代诗人罗公升的《早行》描绘了清晨出行时的情景。首句“残月不肯吐”写出了黎明前月光微弱,月亮尚未完全隐没的景象,暗示时间尚早。次句“邻鸡殊未鸣”进一步强调了清晨的寂静,连鸡鸣声都还未响起。
“已惊火星没,况值玄云生”两句通过描述火星消失和乌云翻滚,渲染出天色转暗的氛围,暗示行者内心的紧迫感和旅途的艰难。接着,“居人酣春梦,行客贪修程”将对比的手法运用其中,居住者还在沉睡享受春梦,而行人却急于赶路,表达了早行者的辛劳。
“众愁春露冷,我喜旦气清”则写出行者对春露带来的寒冷感到忧虑,但又因黎明的到来而感到一丝喜悦,心境复杂。最后两句“小立著定眼,自觉归路明”,诗人停下脚步,凝视远方,感觉到回家的路已经清晰可见,表达了希望与坚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行者的内心感受和环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