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栽香子傍芙蓉,家有香田即素封。
欲向东官金桔岭,尽将妻子作香农。
多栽香子傍芙蓉,家有香田即素封。
欲向东官金桔岭,尽将妻子作香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即将前往琼南,与种植香料的朋友道别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
首句“多栽香子傍芙蓉”,以“香子”象征珍贵的香料作物,与“芙蓉”并列,营造出一幅香气四溢、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的“香子”不仅指实际的香料植物,也暗喻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次句“家有香田即素封”,“素封”原指未受封赏而自得其乐的隐士生活,这里用来形容拥有香料田地的家庭,既富有又自在,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富足生活的赞赏和向往。
第三句“欲向东官金桔岭”,“东官”可能是指东方的某个官府或地区,“金桔岭”则可能是诗人前往的目的地,暗示着新的机遇或旅程。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期待和探索精神。
最后一句“尽将妻子作香农”,直接点明了诗人希望全家都能参与到香料种植的行业中,过上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给自足的生活。这不仅是对香料产业的热爱,更是对传统农业生活方式的推崇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理想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和追求,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琼姿似泫。记彩驾驻云,花阴曾见。
绣软御街,移取春风入瀛苑。飞英芳昼初开宴。
报消息、天山传箭。赵昌图在,谁分嫩粉,染来宫扇。
愁远。笙歌散尽,瘦枝吊影,倚天楼殿。
漫弄旧香,忆著当时应肠断。残妆如对徐妃面。
剩飘零、虚迎铜辇。题庵凭文,龟堂故情怎遣。
呜咽丹棱水不波。拍浮来赴小红螺。
临风坐接秋香近,擎露凉分太乙多。
从汗漫,日亡何。霸陵醉尉不须诃。
白头野史亭前客,消得平生老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