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蝉二首·其一》
《闻蝉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白雁将秋至,玄蝉入暮催。

清吟随落叶,密响度高槐。

暑觉帘栊断,凉俄枕簟回。

日长堪听汝,无拟抱琴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来临前的景象与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

首句“白雁将秋至”,以白雁南飞预示着秋天的到来,白雁在诗中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引出秋天的气息。次句“玄蝉入暮催”,玄蝉即黑蝉,傍晚时分开始鸣叫,仿佛在催促时间的流逝,进一步渲染了秋意的浓厚。

接着,“清吟随落叶”一句,诗人将蝉的鸣叫声与落叶的飘落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落叶是秋天的典型象征,它们随风飘落,既美丽又略显凄凉,与蝉的清吟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秋日图景。

“密响度高槐”则描绘了蝉在高大的槐树上密集地鸣叫,声音穿透枝叶,传遍整个空间,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这里不仅表现了蝉的活跃,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不息。

后两句“暑觉帘栊断,凉俄枕簟回”,从炎热到凉爽的转变,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夏日的炎热似乎随着蝉鸣的消逝而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凉爽的秋风,人们开始感受到秋天的临近。诗人通过这一转变,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欣赏。

最后,“日长堪听汝,无拟抱琴来”则是对蝉鸣的赞美与期待。在漫长的夏日之后,诗人希望在悠长的日光下,静静地聆听蝉的歌唱,而不是急于弹琴以回应或改变这自然的旋律。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尊重与享受,以及对简单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和深刻情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老子出关图

去国有华发,出关无送车。

未能尽韬晦,紫气作前驱。

(0)

秽迹赞

宝杵动时天地黑,镮铃震处鬼神惊。

释迦临入涅槃日,六欲天中现此身。

现此身,无边际。

太圆镜中点检看,个个三头并六臂。

(0)

酬师道雪夜见寄

玉树交横雪后天,银河沉着斗栏干。

笔峰微结冰丝涩,灯晕初成花烬残。

太学先生毡苦薄,公车倦客履仍单。

欲吟佳句到清晓,夜寂愁闻金石寒。

(0)

临江仙·其二

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何。几曾湖上不经过。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

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著春罗。枉教装得旧时多。向来箫鼓地,犹见柳婆娑。

(0)

清平乐.春晚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0)

归燕

马上逢归燕,知从何处来。

贪寻旧巢去,不带锦书回。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