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金陵章侍郎·其一》
《上金陵章侍郎·其一》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龙虎东西两踞盘,帝教弹压此山川。

风行魏蜀三分国,浪静江淮万里天。

半壁旌旗佳丽地,十州鼓角郁葱边。

便当击楫中流誓,莫使鞭为祖逖先。

(0)
注释
龙虎:指龙虎山,古代名山。
踞:屹立,盘踞。
帝:帝王。
弹压:镇守,控制。
山川:山水,代指地域。
风行:形容局势动荡。
魏蜀:指魏国和蜀国,三国时期的两个国家。
三分国:三国鼎立的局面。
浪静:比喻天下太平。
半壁:半数,此处指大部分。
旌旗:旗帜,代指军队。
佳丽地:美丽的地区。
郁葱边:茂盛的边境。
击楫:敲击船桨,表示决心。
中流:水流中央,比喻关键时刻。
誓:誓言。
祖逖:东晋时期的人物,以击楫中流表达报国决心。
翻译
龙虎山东西两侧雄峙,帝王命令镇守这片山川。
三国鼎立如风行魏蜀,江河平静覆盖万里天际。
半壁江山旗帜飘扬,美丽的土地上战鼓角声郁郁葱葱。
就在这里立誓奋发,不让鞭策成为像祖逖那样的先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充满了力量和激情。龙虎东西两踞盘,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稳固的基础;帝教弹压此山川,则表明了帝王的权威和对土地的掌控。风行魏蜀三分国,浪静江淮万里天,展现了广阔的疆域和平静的自然景象。半壁旌旗佳丽地,十州鼓角郁葱边,则描绘了一幅军营的壮观,显示出军队的强大和边防的坚固。

最后两句“便当击楫中流誓,莫使鞭为祖逖先”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勇敢的赞美,以及对于历史英雄事迹的追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军营壮观以及历史记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船过灵洲

却缘野阔觉天低,政值潮平苦桨迟。

洲觜两船归别港,岸头数屋出疏篱。

江山惨淡真如画,烟雨空濛自一奇。

病酒春眠不知晓,开门拾得一篇诗。

(0)

寄贺建康留守范参政端明二首·其二

一生狂杀老犹狂,只炷先生一瓣香。

不为渠侬在廊庙,无端将相更文章。

江南海北三千里,玉唾银钩十万行。

早整乾坤早岩壑,石湖风月剩分张。

(0)

寄张钦夫二首·其二

工瑟曾缘利,鸣琴岂负予。

发于贫里白,诗亦病来疏。

知己俱霄汉,孤踪且簿书。

三年知免矣,一饱会归欤。

(0)

晓泊丹阳馆

夕冻朝还积,寒曦暖未多。

霜轻犹著草,冰重亦浮河。

山尽酣馀势,潮归殿去波。

六朝遗迹在,故老尚传么。

(0)

食鸡头子二首·其一

江妃有诀煮真珠,菰饭牛酥软不如。

手擘鸡腮金五色,盘倾骊颔琲千馀。

夜光明月供朝嚼,水府龙宫恐夕虚。

好与蓝田餐玉法,编归辟谷赤松书。

(0)

送曾秀才归永丰

白白茅柴强作春,青青灯火夜相亲。

超然似子真翘楚,旧矣逢人诵过秦。

觅举不应专嗜古,能文安得却嫌贫。

射科速化谁无术,误向南溪更问津。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