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张钦夫二首·其二》
《寄张钦夫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工瑟曾缘利,鸣琴岂负予。

发于贫里白,诗亦病来疏。

知己俱霄汉,孤踪且簿书。

三年知免矣,一饱会归欤。

(0)
翻译
精巧的瑟因利欲而演奏,优美的琴声怎能辜负我心?
在贫困中白发渐生,创作的诗歌也因病而变得稀疏。
知心的朋友如同高天上的星辰,而我独自忙于琐事和文书。
三年的努力想必已见成效,吃饱饭后我就能回归自由了。
注释
工瑟:精致的瑟琴。
缘:因为。
负:辜负。
予:我。
发于贫里白:在贫困中头发变白。
病来疏:因病而减少。
知己:知心朋友。
霄汉:高天。
孤踪:孤独的足迹。
簿书:文书、事务。
三年知免矣:三年的努力想必能免除困境。
一饱:吃饱饭。
会归欤:应该会回归(自由的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困顿之下的苦闷心声。诗中的"工瑟曾缘利,鸣琴岂负予",通过比喻手中无钱无法购得琵琶与弦乐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贫穷的处境。"发于贫里白,诗亦病来疏"则表达了诗人的生活艰难和身体不适,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文学创作。

"知己俱霄汉,孤踪且簿书"中的“知己”指的是能够理解自己、与自己有深厚情谊的朋友,而“霄汉”则象征着远方或高不可攀之处。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即便是在孤独和寂寞中也要记录下自己的足迹。

"三年知免矣,一饱会归欤"透露出诗人期待着三年之后能够摆脱目前的困境,得到解脱,并且在满足一次温饱之后就能返回故乡。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和安稳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以及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创作、友情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执着。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柳枝词五首·其二

垂似缀旒笼似盖,远如轻雾淡如烟。

陶家旧日应堪羡,一任春阴蔽县前。

(0)

重九前二日题城南书舍壁

潇潇风雨暗山房,篱下谁能共一觞。

独有黄花知节近,殷勤留客过重阳。

(0)

闺情集句四首·其三

劈破云鬟金凤凰,梦回馀念属潇湘。

徒劳掩袂伤铅粉,但惜流尘暗洞房。

两脸酒曛红杏妒,一丛高髻绿云光。

妆成只是熏香坐,欲卷珠帘春恨长。

(0)

高平碑刻诗

载酒欲寻江上月,出门无路水交流。

黄昏闷倚东风立,看去东风独地愁。

(0)

即事

岁在庚申两建元,江边夜哭正销魂。

苍梧凤自鸣山阁,青海龙犹战岛门。

九族捉衿多隐怨,三军挟纩少酬恩。

如何二曜更新日,不与人间照覆盆?

(0)

病间寄徐无染兵宪

西风黄叶病沉沉,尚忆衔杯不废吟。

我渐老来如烛影,君凭官去肯灰心。

时尝药碗知寒苦,月醉篮舆爱夜深。

别后同游常入梦,蒋家幽径许谁寻。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