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燕》
《归燕》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马上逢归燕,知从何处来。

贪寻旧巢去,不带锦书回。

(0)
注释
马上:骑在马上的时候。
逢:遇见。
归燕:归巢的燕子。
知:知道。
何处:哪里。
贪:非常。
寻:寻找。
旧巢:原来的巢穴。
去:离开。
不带:没有携带。
锦书:珍贵的书信,这里常用来指代书信。
翻译
马蹄声中遇见了归巢的燕子,不知它从哪里飞来。
它贪婪地寻找着旧时的巢穴,却没有带回任何书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归来的燕子图景。诗人通过观察燕子的行为,联想到它的远行和回归,从而引发对往事的追忆和情感的流露。

“马上逢归燕,知从何处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骑马行进中偶遇归来的燕子,通过观察它们知道它们来自远方。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细心观察,还传递了一种对自然万物生命周期的感悟。

“贪寻旧巢去,不带锦书回。”这两句则深化了主题,燕子急切地寻找它们的旧巢,显然是为了继续它们的生命历程。至于“不带锦书回”,则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意味着燕子没有带来任何信息或故事,只是沉默地回到它们曾经生活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归燕行为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于生命循环和自然规律的赞美。同时,这种“不带锦书回”的情形,也许在暗示着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态度,即便是远行万里,也无需多言,只需回到自己的本真状态即可。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勉张兄立民作诗

翛然风骨一臞仙,误走红尘逐世缘。

亦欲名同天壤寿,且须句与日星悬。

后湖废沼生春草,南郭遗墟起暮烟。

闻道锦囊时有得,故山花鸟亦欣然。

(0)

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其七

残胡失驭走群雄,人物争归掌握中。

河洛祇今修旧贡,凌烟端合首群公。

(0)

重过龙居寺

重来旧游处,触目景添幽。

故墨犹馀迹,忠魂已断头。

疏钟号暮雨,枯木响残秋。

欲诉愁人意,频怀杞国忧。

(0)

破山八咏·其八御赐钟

大声扣洪钟,万里来彤庭。

鸟闲楼影重,星淡云气清。

馀响绕岩壑,林叶如回惊。

有客发深省,尘耳非谩倾。

(0)

曾公岩

谢公高兴在东山,寻得仙岩郡邑边。

万朵连峰凝碧乳,一溪鸣玉逗寒泉。

由来物外无尘景,须信壶中有洞天。

岭服已安褒诏近,莫将归梦更留连。

(0)

伯益以玉舟相酬酢席上口占二绝·其一

新年殊未有吟搜,美酒醺人不自由。

多谢主人情意厚,玉舟三度转船头。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