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高兴在东山,寻得仙岩郡邑边。
万朵连峰凝碧乳,一溪鸣玉逗寒泉。
由来物外无尘景,须信壶中有洞天。
岭服已安褒诏近,莫将归梦更留连。
谢公高兴在东山,寻得仙岩郡邑边。
万朵连峰凝碧乳,一溪鸣玉逗寒泉。
由来物外无尘景,须信壶中有洞天。
岭服已安褒诏近,莫将归梦更留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谢公)在东山寻访仙境的景象。诗人通过“万朵连峰凝碧乳,一溪鸣玉逗寒泉”这样的意象,展现了仙岩郡邑边清幽绝胜的自然美景。这里的“万朵”指代连绵不断的山峰,而“凝碧乳”则形容山石间流淌的清澈泉水;“鸣玉”比喻溪流之声如同玉石相击,发出悦耳的声音。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向往:“由来物外无尘景,须信壶中有洞天。”这两句强调了自然界与世俗间的隔绝,以及通过内在修养可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纯净境界,即“壶中有洞天”,暗示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最后,“岭服已安褒诏近,莫将归梦更留连”表达了一种既满足又警醒的心态。这里的“岭服”指代山中的居所,“褒诏近”意味着仙境与尘世之间的距离已经不远;“莫将归梦更留连”则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要再沉迷于现实世界的幻梦之中,而是应当追求更加超脱和自由的心灵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修养与超越尘世的深切向往。
倚杖清秋远,弹琴白昼长。
笙箫离馆废,云木晚风凉。
往事空流水,岿心满夕阳。
相逢惜分手,珍重故人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