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泽秋声早,湘山暮色遥。
偏来短篷上,终夜滴萧萧。
楚泽秋声早,湘山暮色遥。
偏来短篷上,终夜滴萧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潇湘风景图。"楚泽秋声早,湘山暮色遥"两句设定了时空环境,秋天的到来使得自然界的声音提前出现,而远处的湘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迷离。"偏来短篷上,终夜滴萧萧"则具体描写了夜雨绵绵不断地落在船篷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情境。
诗人通过对夜雨的细腻描摹,传达了一种深邃和淡远的情感。这种情感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深切体验,也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感慨或是哲思。在这里,潇湘之夜的雨不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成为诗人情感世界的一部分。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是宋代文人刘克庄咏赞潇湘八景时心灵触动的真实写照。
兄弟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跷蹊。
五个向外能经纪,止留一个看家计。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景为风。
爱□特种根身立,去后先来作主翁。
不动地边方舍藏,金刚道后毕然空。
大圆镜智成无漏,普照十方尘刹中。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人生得饱万事足,舍牛相齐何足言。
梦回闻雨声,喜我菜甲长。
平明江路湿,并岸飞两桨。
天公真富有,乳膏泻黄壤。
霜根一蕃滋,风叶渐俯仰。
未任筐筥载,已作杯盘想。
艰难生理窄,一味敢专飨。
小摘饭山僧,清安寄真赏。
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
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
谁能视火候,小灶当自养。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
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
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追思昔日风流。
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
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馀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
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
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