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言何处秋光好。当年曾过长洲道。一望没遮拦。
天宽水亦宽。也因轻霭扫。也傍斜晖讨。
指点与君看。画他难不难。
问言何处秋光好。当年曾过长洲道。一望没遮拦。
天宽水亦宽。也因轻霭扫。也傍斜晖讨。
指点与君看。画他难不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提问“问言何处秋光好”来引出下文,表达了对秋天风光的向往和赞美。接着,诗人回忆起当年行走在长洲道上的经历,那时的秋光是一望无遮拦的,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天宽水亦宽”一句,通过对比天空与水面的辽阔,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壮丽。紧接着,“也因轻霭扫,也傍斜晖讨”进一步描绘了秋日里温柔而又明亮的阳光,以及诗人对这种景色的细心体验和探索。
最后,“指点与君看,画他难不难”表达了诗人想要与读者分享这美丽景象的心愿,同时也感叹到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画家,也很难将这样的秋光完全捕捉下来。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美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