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点染天涯树,迷离变成朱紫。
雁背霜痕,鸦边霁色,写出平林萧寺。篷窗醉倚。
指流水空山,落霞飞起。
驻得丹颜,此中应有赤松子。
凭高还更极目,望江城似画,秋艳如此。
锦叠华年,绯荣晚节,烂漫乾坤生气。春江未抵。
笑不耐西风,世间桃李。照醒荒寒,夕阳天万里。
胭脂点染天涯树,迷离变成朱紫。
雁背霜痕,鸦边霁色,写出平林萧寺。篷窗醉倚。
指流水空山,落霞飞起。
驻得丹颜,此中应有赤松子。
凭高还更极目,望江城似画,秋艳如此。
锦叠华年,绯荣晚节,烂漫乾坤生气。春江未抵。
笑不耐西风,世间桃李。照醒荒寒,夕阳天万里。
这首《齐天乐·其四》红叶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以红叶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色。词的开篇“胭脂点染天涯树”形象地写出红叶如女子胭脂般点缀在远方的树林,色彩斑斓。“迷离变成朱紫”进一步渲染了红叶的丰富层次和变幻之美。
接下来,“雁背霜痕,鸦边霁色”描绘了大雁掠过时留下的霜痕和乌鸦翅膀边的晴朗天空,与红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秋天的冷峻与温暖并存。词人醉倚篷窗,目光流转,看到流水、空山、落霞,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驻得丹颜,此中应有赤松子”暗寓红叶虽美,但终将凋零,如同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暗示时光易逝,人生短暂。词人登高远眺,感叹江城如画,秋意浓烈,又感慨岁月如锦,晚节依然鲜艳,充满生机。
最后,“春江未抵,笑不耐西风,世间桃李”表达了词人对春花秋月的留恋,以及对世间繁华的无奈。夕阳下,红叶的色彩照亮了荒寒之地,引发词人对生命无常的深思。
整体来看,黄燮清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借红叶寓言人生的短暂与永恒,展现了词人的哲思和情感。
四海重贡献,珠赆称至珍。
圣朝开礼闱,所贵集嘉宾。
若生在世间,此路出常伦。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憧憧车马徒,争路长安尘。
万目视高天,升者得苦辛。
况子当少年,丈人在咸秦。
出门见宫阙,献赋侍朱轮。
有贤大国丰,无子一家贫。
男儿富邦家,岂为荣其身。
煌煌文明代,俱幸生此辰。
自顾非国风,难以合圣人。
子去东堂上,我归南涧滨。
愿君勤作书,与我山中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