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山》
《三山》全文
宋 / 马之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九华境上曾亲历,五老峰前亦屡过。

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须千仞极嵯峨。

翠围宛似屏间画,绿折全如水上波。

况与沧江苦相近,见来心眼定如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独特的情感寄托。"九华境上曾亲历,五老峰前亦屡过"表明诗人对这些地方有着深刻的个人体验,这些景点在他心中留下了印记。

"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须千仞极嵯峨"中的“三山”或许指代某一特定的山峰,也可能是对多个山脉的统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景物之美有着独到的见解,不仅仅局限于外在的高峻险峻,更注重内涵的风致。

"翠围宛似屏间画,绿折全如水上波"中,“翠围”和“绿折”生动地描绘了山峦的颜色变化以及树木随风摇曳的情景。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让人仿佛能见到诗人眼中的那片翠绿,感受到那份清新。

"况与沧江苦相近,见来心眼定如何"中“沧江”常常被用作表达忧愁、寂寞之情的意象。诗人通过提及自己与这条河流的亲密接触,似乎在向读者传递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内心感受。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不失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观点。

作者介绍

马之纯
朝代:宋

婺州东阳人,字师文,号野亭。孝宗隆兴元年进士。知徽州比较务。受知张栻,潜心经籍,究极六经诸子百家,人称茂陵先生。宁宗庆元间主管江东转运司文字。有《尚书中庸论语说》、《周礼随释》、《左传类编》、《纪事编年》及诗文集。
猜你喜欢

玉楼春.东山探梅

泠泠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

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

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修竹暮。

白头空负雪边春,著意问春春不语。

(0)

减字木兰花·其二甲午九日午山作

旧游山路。落在秋阴最深处。风雨重阳。

无蝶无花更断肠。天知老矣。莫累门生与儿子。

不用登高。高处风吹帽不牢。

(0)

谢景行方寺丞惠衣二首·其二

初裁隐服师杨陆,忽赠身章别一般。

似雪精絺为表襮,比花文锦作中单。

何妨俗笑浩然耸,不要人怜范叔寒。

孰若子衣安且吉,绝胜剑履进贤冠。

(0)

诉衷情令·其一春情

楚江南岸小青楼。楼前人舣舟。

别来后庭花晚,花上梦悠悠。

山不断,水空流,漫凝眸。

建康宫殿,燕子来时,多少闲愁。

(0)

浪淘沙令

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

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

(0)

虾蟆

夏雨下数尺,流水满池泓。

虾蟆为得时,昼夜鸣不停。

几日饱欲死,腹圆如罂瓶。

巨吻自开阖,短项或缩盈。

时于土坎间,突出两眼睛。

是何痴形骸,能吐恶音声。

嗟哉尔肉膻,不中为牺牲。

嗟哉尔声粗,不中和人情。

殊不自量力,更欲睥睨横海之鳣鲸。

自谓天地间,独驰善鸣名。

万物聒皆龏,不知钟鼓钦钦,雷霆闳闳。

应龙戢脑入海底,凤凰举翼摩青冥。

此时各默默,以避虾蟆鸣。

何时雨歇水泽涸,青臭泥中露丑形。

失水无能为,两脚不解行。

乾渴以至死,尽把枯壳填土坑。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