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下数尺,流水满池泓。
虾蟆为得时,昼夜鸣不停。
几日饱欲死,腹圆如罂瓶。
巨吻自开阖,短项或缩盈。
时于土坎间,突出两眼睛。
是何痴形骸,能吐恶音声。
嗟哉尔肉膻,不中为牺牲。
嗟哉尔声粗,不中和人情。
殊不自量力,更欲睥睨横海之鳣鲸。
自谓天地间,独驰善鸣名。
万物聒皆龏,不知钟鼓钦钦,雷霆闳闳。
应龙戢脑入海底,凤凰举翼摩青冥。
此时各默默,以避虾蟆鸣。
何时雨歇水泽涸,青臭泥中露丑形。
失水无能为,两脚不解行。
乾渴以至死,尽把枯壳填土坑。
夏雨下数尺,流水满池泓。
虾蟆为得时,昼夜鸣不停。
几日饱欲死,腹圆如罂瓶。
巨吻自开阖,短项或缩盈。
时于土坎间,突出两眼睛。
是何痴形骸,能吐恶音声。
嗟哉尔肉膻,不中为牺牲。
嗟哉尔声粗,不中和人情。
殊不自量力,更欲睥睨横海之鳣鲸。
自谓天地间,独驰善鸣名。
万物聒皆龏,不知钟鼓钦钦,雷霆闳闳。
应龙戢脑入海底,凤凰举翼摩青冥。
此时各默默,以避虾蟆鸣。
何时雨歇水泽涸,青臭泥中露丑形。
失水无能为,两脚不解行。
乾渴以至死,尽把枯壳填土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之后,虾蟆(即青蛙的一种)欢唱的生动景象。诗人通过对虾蟆形态和叫声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它在特定环境下的活力与自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性格直率无畏、不合时宜的某种赞赏之情。
诗中“夏雨下数尺,流水满池泓”直接设定了一个充沛的水乡景象,而“虾蟆为得时,昼夜鸣不停”则将视角转向那些在这样的环境中活跃的虾蟆,它们似乎已经忘记了饥饿与死亡,只剩下无尽的歌唱。
随后的几句“几日饱欲死,腹圆如罂瓶。巨吻自开阖,短项或缩盈”则更加具体地描绘了虾蟆的外观和行为,它们吃得过多,几乎要爆炸了,却依然我行我素,肆意表达自己的喜悦。
“时于土坎间,突出两眼睛。是何痴形骸,能吐恶音声”中,“痴形骸”一词用得十分到位,不仅描写了虾蟆的外貌,更传递了一种生灵对于环境适应的奇特性。
“嗟哉尔肉膻,不中为牺牲。嗟哉尔声粗,不中和人情”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物不被人类接受,甚至可能成为牺牲品的同情,以及对于它们粗犷声音与人类情感不相容的反思。
“殊不自量力,更欲睥睨横海之鳣鲸。自谓天地间,独驰善鸣名”中,虾蟆似乎有着超越自身能力的野心,它们仿佛认为自己能够跨越海洋,与大鱼比高下,而“独驰善鸣名”则反映出它们对自己的歌唱技艺有着极高的自信。
紧接着,“万物聒皆龏,不知钟鼓钦钦,雷霆闳闳”一句,则将虾蟆的叫声与人类世界中的音乐进行了对比,表达出诗人对于不同领域内生命体之间差异和冲突的感慨。
“应龙戢脑入海底,凤凰举翼摩青冥。此时各默默,以避虾蟆鸣”中,两种神秘生物——龙与凤凰的出现,为诗境增添了一层神话色彩,同时它们的行为似乎在回应着虾蟆的叫声,整个自然界都被这种声音所影响。
最后,“何时雨歇水泽涸,青臭泥中露丑形。失水无能为,两脚不解行。乾渴以至死,尽把枯壳填土坑”则描绘了雨后虾蟆失去了生活的环境,它们无法适应干燥的地面,只能在泥中露出了丑陋的形态,最终因缺水而死亡,将自己的尸体埋藏于土坑之中。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灵多样性和适应性的观察,更通过虾蟆这一特殊存在,探讨了生命与环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朔风棱棱寒蚀铁,梅花一枝白胜雪。
东皇仗尔报先春,未许狂风便吹折。
平湖杳霭澹生烟,遥海苍茫欲上月。
此时此景难为言,诗思撩人清可掇。
熙丰小人用,坏政始介甫。
类从一何众,三朝养祸柢。
元祐用君子,四海贺马吕。
豁然破积晦,有若日当午。
一日十二时,午位仅一数。
十一非其位,乃在小人所。
天意未厌祸,善类终遭侮。
在睽同而异,川朔失为迕。
其辈随以动,在咸象于股。
奸京柄崇宁,首以故案举。
深虞道复长,籍党表天下。
一镌亦莫服,凿石竟何补。
邪正均一罚,株连示淆蛊。
今于岁月后,是非目谁瞽。
譬瞻星与宿,经纬森天纪。
不妨紊彗孛,各自粲堪指。
君子犹元气,不能绝其绪。
但含消长机,小人昩其旨。
虽云诈力大,欲绝亦缪矣。
十步有芳草,十室有贤士。
若使朝廷无,曷以维国是。
不以溷小人,同事信难处。
其势莫两立,伤夷至于此。
小人务辟衅,君子务必沮。
柰何君子少,莫胜小人侈。
恃胜初无人,习恶后无主。
丁秦及贾韩,驯至国遭掳。
一旦中原失,小人实为估。
乃鉴殷之亡,先闻九侯脯。
碑者本悲也,我来手重抚。
《元祐党人碑》【明·沈周】熙丰小人用,坏政始介甫。类从一何众,三朝养祸柢。元祐用君子,四海贺马吕。豁然破积晦,有若日当午。一日十二时,午位仅一数。十一非其位,乃在小人所。天意未厌祸,善类终遭侮。在睽同而异,川朔失为迕。其辈随以动,在咸象于股。奸京柄崇宁,首以故案举。深虞道复长,籍党表天下。一镌亦莫服,凿石竟何补。邪正均一罚,株连示淆蛊。今于岁月后,是非目谁瞽。譬瞻星与宿,经纬森天纪。不妨紊彗孛,各自粲堪指。君子犹元气,不能绝其绪。但含消长机,小人昩其旨。虽云诈力大,欲绝亦缪矣。十步有芳草,十室有贤士。若使朝廷无,曷以维国是。不以溷小人,同事信难处。其势莫两立,伤夷至于此。小人务辟衅,君子务必沮。柰何君子少,莫胜小人侈。恃胜初无人,习恶后无主。丁秦及贾韩,驯至国遭掳。一旦中原失,小人实为估。乃鉴殷之亡,先闻九侯脯。碑者本悲也,我来手重抚。
https://shici.929r.com/shici/PG7pBpEl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