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
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
莫学白居士,无人知去踪。
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
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
莫学白居士,无人知去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曾的作品,名为《送著公归越》。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的相逢期待。
"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即将发生的分别感到忧伤,并且坚信不久后还能在越地重逢,这里的“越”可能指的是南方地区,比如江南一带。
"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这里提到的“云门寺”,很可能是诗人心中的一处风景名胜或者是与朋友共同经历过的地方。诗人对这座寺庙和它前面连绵的山峰有着深刻的记忆。
"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冬日的孤寂景象。石头被雪覆盖,山路上枯萎的松树倒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情境。
"莫学白居士,无人知去踪。" 这里提到的“白居士”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他喜欢隐逸生活,这里诗人用他作为例子,表达了自己希望像白居易一样,能够在归隐中保持低调,不为世人所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朋友离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