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著公归越》
《送著公归越》全文
唐 / 皇甫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

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

莫学白居士,无人知去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ùgōngguīyuè
táng / huángcéng

shuínéngchóubiédàoyuèhuìxiāngféng
chángyúnménménqiánqiānwànfēng

shíchuángmáixuěshāndǎosōng
xuébáishìrénzhīzōng

翻译
谁能在这离别中感到忧愁,既然知道在越地会有重逢的时候。
常常怀念云门寺,那里的门前有无数座山峰。
石床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山路两旁倒伏着枯萎的松树。
不要学白居士那样,隐居得连人都不知道去向。
注释
谁能:表示疑问,谁能够。
愁:忧虑,感伤。
别:离别。
云门寺:一处著名的佛教寺庙。
千万峰:形容山峰众多。
石床:石头做的床或坐具。
积雪:长时间积累的雪。
山路:山间的小路。
白居士:古代文人的一种称号,指隐居不仕的人。
无人知:没有人知道。
去踪:离开的踪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曾的作品,名为《送著公归越》。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的相逢期待。

"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即将发生的分别感到忧伤,并且坚信不久后还能在越地重逢,这里的“越”可能指的是南方地区,比如江南一带。

"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这里提到的“云门寺”,很可能是诗人心中的一处风景名胜或者是与朋友共同经历过的地方。诗人对这座寺庙和它前面连绵的山峰有着深刻的记忆。

"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冬日的孤寂景象。石头被雪覆盖,山路上枯萎的松树倒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情境。

"莫学白居士,无人知去踪。" 这里提到的“白居士”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他喜欢隐逸生活,这里诗人用他作为例子,表达了自己希望像白居易一样,能够在归隐中保持低调,不为世人所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朋友离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作者介绍

皇甫曾
朝代:唐   籍贯:润州丹阳   生辰:785

皇甫曾(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润州丹阳人,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卒。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严子陵钓台·其二

扁舟谁不过严滩,唤醒贪夫醉梦寒。

名教扶持真百世,岂徒当代慑曹瞒。

(0)

嘲燕

蓬蒿塞径掩柴关,紫燕离巢更不还。

大厦连云成就日,重游帘幕有何颜。

(0)

雪后同友人观梅

檐珠沥沥雪初晴,酒滴寒槽杂溜声。

旋釂梅花斟夜月,人间那得个般清。

(0)

鹧鸪天·其四县有花名日日红,高仲坚席间作

凤阙朝回晓色分。彩霞轻拂绛衣新。

炎乌影里年年好,碧玉枝头日日春。

携翠斝,对芳尊。东君著意属诗人。

夜深莫放西风入,频遣司花护锦裀。

(0)

减字木兰花·其六县斋见梅

天寒人静。啸倚胡床闲昼永。春信初回。

报道南枝昨夜开。沈沈庭院。独坐黄昏谁是伴。

风过南墙。似觉天宫暗递香。

(0)

根盘龙骨瘦,叶耸虎须长。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