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重贡献,珠赆称至珍。
圣朝开礼闱,所贵集嘉宾。
若生在世间,此路出常伦。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憧憧车马徒,争路长安尘。
万目视高天,升者得苦辛。
况子当少年,丈人在咸秦。
出门见宫阙,献赋侍朱轮。
有贤大国丰,无子一家贫。
男儿富邦家,岂为荣其身。
煌煌文明代,俱幸生此辰。
自顾非国风,难以合圣人。
子去东堂上,我归南涧滨。
愿君勤作书,与我山中邻。
四海重贡献,珠赆称至珍。
圣朝开礼闱,所贵集嘉宾。
若生在世间,此路出常伦。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憧憧车马徒,争路长安尘。
万目视高天,升者得苦辛。
况子当少年,丈人在咸秦。
出门见宫阙,献赋侍朱轮。
有贤大国丰,无子一家贫。
男儿富邦家,岂为荣其身。
煌煌文明代,俱幸生此辰。
自顾非国风,难以合圣人。
子去东堂上,我归南涧滨。
愿君勤作书,与我山中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送薛蔓应举》。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薛蔓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佳绩的祝贺与期望之情。
"四海重贡献,珠赆称至珍" 一句,意在赞美薛蔓的才华和学问,如同珍贵的宝贝被世人所重视。"圣朝开礼闱,所贵集嘉宾" 表示在这光明正大的朝代里,对于有才能的人给予高贵的地位。
"若生在世间,此路出常伦" 说的是薛蔓如果能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就能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超越常人的成就。"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描写了一个人考取功名,不仅自己荣耀,而且带动整个家族的荣光。
"憧憧车马徒,争路长安尘" 形容的是考生们为了参加考试而拥挤在长安的道路上。"万目视高天,升者得苦辛" 强调了那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是经过艰苦努力才达到的。
"况子当少年,丈人在咸秦" 作者提到薛蔓年轻有为,而自己的父亲尚在陕西一带。"出门见宫阙,献赋侍朱轮" 表示薛蔓外出时看到壮丽的宫殿建筑,表达了他要写诗歌颂赞皇上的愿望。
"有贤大国丰,无子一家贫" 这句话意味着国家因有贤能之士而繁荣,而家庭如果没有后代则显得孤单和贫乏。"男儿富邦家,岂为荣其身" 强调了男子能够使家族兴旺发达,是对个人的一种荣耀。
"煌煌文明代,俱幸生此辰" 说的是现在正值文化昌盛的时代,我们都有幸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期。"自顾非国风,难以合圣人" 表示自己反观自己的才华,不够国家期待,也达不到圣贤之人。
最后两句"子去东堂上,我归南涧滨。愿君勤作书,与我山中邻" 是作者对薛蔓的期望,希望他能在东堂勤学,而自己则返回南边的溪流旁。并表达了希望薛蔓能常写信与自己山中的生活保持联系。
整首诗通过送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个人内心的自省,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重要性以及士人对于功名的追求。
妾在钱塘小江曲,门前岁岁春波绿。
绿波涵影晓汪汪,素练平铺光一幅。
垂杨十里锁轻阴,芙蓉半渚瀁清馥。
翠云贴水风飕飕,白蘋红蓼催早秋。
大姑小姑惜芳游,朝朝拟棹江中流。
荷盖斜张低覆舟,见花颦眉愁复愁。
移舟西来泊花底,藕花染红蘋叶紫。
拾蘋犹恨蘋无根,采莲却喜莲多子。
妾身不为浮蘋生,宁作莲花守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