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罗浮里,仙灵事若何。
须知蝴蝶大,更是梅花多。
时有麻姑客,纷从翠羽过。
峰峦胜庐岳,四百玉嵯峨。
君问罗浮里,仙灵事若何。
须知蝴蝶大,更是梅花多。
时有麻姑客,纷从翠羽过。
峰峦胜庐岳,四百玉嵯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赠汪子苕文》组诗的第二首,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罗浮山仙境的向往与赞美。
首句“君问罗浮里”,以一个询问的方式引入,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探索罗浮山的神秘与美丽。接下来,“仙灵事若何”则直接点明主题,引出对罗浮山中仙人灵异之事的遐想。
“须知蝴蝶大,更是梅花多。”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蝴蝶之大和梅花之多,形象地描绘了罗浮山的生机与繁华,同时也暗示了这里是一个充满奇幻与美好的地方。
“时有麻姑客,纷从翠羽过。”麻姑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女之一,此处借以象征罗浮山的访客都是非凡之人。翠羽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静与神秘,仿佛那些访客都乘着翠绿的羽毛而来,增添了诗作的浪漫色彩。
最后,“峰峦胜庐岳,四百玉嵯峨。”将罗浮山与庐山相比较,突出了罗浮山的壮丽与独特。四百玉嵯峨,不仅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入云,也暗含了山色之美,给人以视觉与心灵上的双重震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罗浮山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
春风吹客舟,沙际初倚柁。
怀人爱其屋,木杪危若堕。
欣从太守游,江色清照坐。
当年绍述议,洛党亦奔播。
时人欲杀翁,甘此采薇饿。
流离终爱君,怨语无骚些。
寥寥十翼后,学易孰无过。
诸儒践陈迹,如蚁困旋磨。
岩栖独钩深,混沌与凿破。
书成置箧中,山鬼严夜逻。
向来新说行,六籍乃生祸。
氛埃满神州,久被犬羊涴。
何如北岩石,樵牧不敢唾。
诗寒不成章,聊为兹石贺。
世人眼见真莲少,真莲却在玻璃沼。
浣花溪水入银河,何人更识月皎皎。
谪仙不见见梅妆,荷稠搴作芙蓉裳。
黄龙乾叶何年堕,维摩雨华昨夜芳。
真华真诗元在眼,要须心地先清凉。
不然潇湘水清寒矶月,沙平水晚露低昂。
劝君休问张子房,鉴湖十里藕华香。
天驷超河夜未央,胡为自同太白光。
何时握手论行藏,江东云暮天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