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羡乘山好,山间复鼓舷。
飞流穿石罅,绝壁与云连。
望断浑无路,行来别有天。
兹游安可纪,应向画中传。
日羡乘山好,山间复鼓舷。
飞流穿石罅,绝壁与云连。
望断浑无路,行来别有天。
兹游安可纪,应向画中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建溪放舟时所见的壮丽山水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首句“日羡乘山好”,表达了诗人对登山的渴望,对山间景色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山间复鼓舷”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在山间划船的情景,仿佛能听到船桨击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飞流穿石罅,绝壁与云连”两句,通过“飞流”与“绝壁”的对比,以及“穿石罅”与“与云连”的描绘,展现了瀑布从岩石缝隙中奔腾而下,与高耸入云的峭壁相接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体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望断浑无路,行来别有天”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诗人站在山巅或舟中远眺,似乎看不到前行的道路,但当真正踏上旅程,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暗示了探索未知、发现美好这一主题。这种体验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后,“兹游安可纪,应向画中传”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感慨,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将这份美好记录在画中,让后人也能感受到这份自然的魅力和心灵的触动。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旅的深刻体验。
远水未生冻,轻舟归大梁。
岸回初向月,篙滑始沾霜。
清世岂淹俊,上公存荐章。
行应重对策,莫愧汉贤良。
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
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
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
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夹河为郡不如古,江北江南作冗官。
须记长传一经训,虽贫莫改饮瓢欢。
历阳况与吾庐近,春谷休言问膳难。
此日停舟聊举酌,明当水驿自加餐。
跨马独归日,春风随度关。
客裘将欲绽,社燕亦同还。
洛水源边邑,秦人隐处山。
君家有凫舄,切莫向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