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学戆语,笔力思摩秋。
年来颇解事,毁去不复留。
荷君俎豆我,重意难为酬。
不逢吞舟鲸,十犗虚垂钩。
徒蒙万金价,竟以瓦砾售。
夫君自奇伟,下笔不肯休。
须我合药纸,欲兼砂扎收。
儿时学戆语,笔力思摩秋。
年来颇解事,毁去不复留。
荷君俎豆我,重意难为酬。
不逢吞舟鲸,十犗虚垂钩。
徒蒙万金价,竟以瓦砾售。
夫君自奇伟,下笔不肯休。
须我合药纸,欲兼砂扎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题为《和王少清用昌黎送刘师服韵索近作》。诗中,诗人回忆起儿时学习时的憨直言语,笔力追求如秋天般深沉。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逐渐明白世事,那些稚嫩之作不再保留。他对朋友王少清的厚爱感激不尽,但觉得自己无法回报这份深情。
诗人感叹自己未能遇到能欣赏其才华的伯乐,就像大鱼吞钩却未被钓出,才华被埋没。他感慨自己的作品虽然曾被赋予极高评价,但最终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如同珍贵的物品被贱价出售。他认为朋友王少清才华出众,写作不断,而自己则需努力提升,希望能在创作上有所突破,使用“合药纸”和“砂扎收”的比喻,表达了对提高诗歌技艺的决心。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情未被发掘的无奈,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自我提升的期待,体现了宋诗的内省与谦逊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