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马独归日,春风随度关。
客裘将欲绽,社燕亦同还。
洛水源边邑,秦人隐处山。
君家有凫舄,切莫向云间。
跨马独归日,春风随度关。
客裘将欲绽,社燕亦同还。
洛水源边邑,秦人隐处山。
君家有凫舄,切莫向云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王推官宰上洛先归关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王推官独自骑马归乡的情景。首句“跨马独归日”展现了友人离去时的孤独身影,夕阳映照下的画面感强烈。次句“春风随度关”则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一路春光相伴的祝愿,希望他能顺利穿越关隘。
第三句“客裘将欲绽”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衣衫即将磨损,流露出关切之情。第四句“社燕亦同还”以社燕归来比喻友人归乡,增添了离别的季节感和亲切的意象。
接下来两句“洛水源边邑,秦人隐处山”,描绘了上洛之地的山水风貌,暗示友人将回到宁静的故乡,隐居山林之间。最后一句“君家有凫舄,切莫向云间”中的“凫舄”指隐士所穿的草鞋,诗人劝诫友人不必急于追求仕途功名,而应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垂杨影里残红。
甚匆匆。
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
暮雨急。
晓鸦湿。
绿玲珑。
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万里朝天去。
见浔阳江上,风引仙舟淮浦。
到得玉阶方寸地,历历苍生辛苦。
要尽活、江南一路。
昼绣归来沾御渥,听邦人、箫鼓迎初度。
龟与鹤,亦掀舞。
前身定是磻溪吕。
笑当时、八十始卜,非熊非虎。
试数行年逢革卦,革命正逢汤武。
真千载、风云会遇。
拟向庐山招五老,诣道山、同献蓬莱赋。
仍剪菊,荐秋露。
天佑生贤,安排处、麦秋六日。
人尽道、英雄慷慨,中兴人物。
佛祖庆生宜后两,洞宾初度犹迟七。
欲急流勇退作神仙,如何得。
州县考,劳书绩。
东西府,今虚席。
看台星北拱,寿星南极。
即见紫泥书下逮,须还班头立。
愿得君、千载庆风云,齐箕翼。
儒官措大,是官曰都得做。
宰相故崇下,呼召也须同,太原公子,能武又能文,闲暇里,抱琴书,车马时相过。
樽开北海,减请还知麽。
叵耐这点徒,刚入词、把人点污。
儒冠屈辱,和我被干连,累告讦,孟尝君,带累三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