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入秦宫古,褒分蜀道难。
泉声春雨后,月色晓程寒。
蚕浴桑芽短,禽啼杏萼丹。
从来称召杜,民俗在君安。
渭入秦宫古,褒分蜀道难。
泉声春雨后,月色晓程寒。
蚕浴桑芽短,禽啼杏萼丹。
从来称召杜,民俗在君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渭水入秦宫的历史背景和褒斜道的艰险,寓言了韩玉汝太傅赴任洋州的旅途不易。通过描绘春雨后的泉水声和晓程中的清寒月色,诗人渲染了一种寂静而冷寂的氛围。
"蚕浴桑芽短"一句,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到来,暗示了洋州地区的农事活动,而"禽啼杏萼丹"则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象,色彩鲜明。最后,诗人以"从来称召杜,民俗在君安"收尾,表达了对韩玉汝太傅治理地方、保民安邦的期待,希望他在洋州能赢得百姓的信赖与安宁。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诗,既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地方官吏职责的期许。
陂塘九月菰蒲老,菱叶无多荷叶少。
无数飞来白鹭明,一群游去青凫小。
寒云弄影忽成霞,雁带斜行下浅沙。
晚色不随流水去,秋光都在拒霜华。
当时内殿春风细,紫衣传教词臣醉。
鲍谢文章沈宋才,诗成曲尽秋塘意。
塘水秋来景渐疏,低烟斜日照平芜。
鸳鸯去尽芙蓉死,空向人间看画图。
《题宋周曾秋塘图.宋周曾《秋塘图》一卷,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前有皇姊图书印记,后有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自大学士赵世延、王约而下凡十六人。时邓文原、袁伯长俱为直学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为监修国史,实至治三年也。元运方隆,皇姊雅尚文学,一时名公巨儒,以文章翰墨宠遇,当世其盛,盖可想见。元既革命,此卷遂出江左,吾友薛起宗得于其私沈祥氏。一日,携以见示,且征题诗。余虽不获援笔其间,而一十六人者犹及亲炙一二,袁、邓二老又皆先子之友,不可作矣。把玩再四,敬题于后》【明·杨基】陂塘九月菰蒲老,菱叶无多荷叶少。无数飞来白鹭明,一群游去青凫小。寒云弄影忽成霞,雁带斜行下浅沙。晚色不随流水去,秋光都在拒霜华。当时内殿春风细,紫衣传教词臣醉。鲍谢文章沈宋才,诗成曲尽秋塘意。塘水秋来景渐疏,低烟斜日照平芜。鸳鸯去尽芙蓉死,空向人间看画图。
https://shici.929r.com/shici/17E1Ex.html
十年在羁旅,未尝忧别离。
如何与君辞,怆如失群麋。
君才非我俦,语默皆可师。
温温霜天裘,细细当暑絺。
不劳绮绣文,自然适时宜。
嗟我百无补,不异面有眉。
既乏视听功,宁免耳目嗤。
君行值重午,高花发榴葵。
荆人击鼍鼓,舟楫挟两旗。
当时怀沙心,后世为水嬉。
作歌赠君别,秋风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