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其二》
《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渭入秦宫古,褒分蜀道难。

泉声春雨后,月色晓程寒。

蚕浴桑芽短,禽啼杏萼丹。

从来称召杜,民俗在君安。

(0)
注释
渭:渭水。
秦宫:古代秦国的宫殿。
褒:指褒斜道,古代蜀地通往长安的重要道路。
蜀道:蜀地的道路,这里代指艰难险峻。
泉声:泉水的声音。
春雨后:雨后。
晓程:清晨的路程。
寒:寒冷。
蚕浴:蚕儿在水中洗浴。
桑芽短:桑树新发的嫩芽。
禽啼:鸟儿鸣叫。
杏萼丹:杏花盛开,花瓣红艳。
从来:自古以来。
称召杜:称赞召公杜伯。
民俗:民间风俗。
君安:国家和人民安定。
翻译
渭水流入古老的秦宫,蜀道的分支尤为艰难。
雨后的山泉声清脆,拂晓的行程伴随着寒冷的月光。
蚕儿在短小的桑芽间沐浴,鸟儿啼鸣杏花已红艳。
自古以来就称赞你召杜,人民安定的生活都归功于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渭水入秦宫的历史背景和褒斜道的艰险,寓言了韩玉汝太傅赴任洋州的旅途不易。通过描绘春雨后的泉水声和晓程中的清寒月色,诗人渲染了一种寂静而冷寂的氛围。

"蚕浴桑芽短"一句,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到来,暗示了洋州地区的农事活动,而"禽啼杏萼丹"则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象,色彩鲜明。最后,诗人以"从来称召杜,民俗在君安"收尾,表达了对韩玉汝太傅治理地方、保民安邦的期待,希望他在洋州能赢得百姓的信赖与安宁。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诗,既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地方官吏职责的期许。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方氏园居七首·其五

旧物嗟孤剑,春风别五陵。

未衰先遣妾,已静更疏僧。

往事真骑虎,中年得纵鹰。

两溪千顷月,谈坐不须灯。

(0)

题宋周曾秋塘图.宋周曾《秋塘图》一卷,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前有皇姊图书印记,后有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自大学士赵世延、王约而下凡十六人。时邓文原、袁伯长俱为直学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为监修国史,实至治三年也。元运方隆,皇姊雅尚文学,一时名公巨儒,以文章翰墨宠遇,当世其盛,盖可想见。元既革命,此卷遂出江左,吾友薛起宗得于其私沈祥氏。一日,携以见示,且征题诗。余虽不获援笔其间,而一十六人者犹及亲炙一二,袁、邓二老又皆先子之友,不可作矣。把玩再四,敬题于后

陂塘九月菰蒲老,菱叶无多荷叶少。

无数飞来白鹭明,一群游去青凫小。

寒云弄影忽成霞,雁带斜行下浅沙。

晚色不随流水去,秋光都在拒霜华。

当时内殿春风细,紫衣传教词臣醉。

鲍谢文章沈宋才,诗成曲尽秋塘意。

塘水秋来景渐疏,低烟斜日照平芜。

鸳鸯去尽芙蓉死,空向人间看画图。

(0)

送方员外之庐陵

十年在羁旅,未尝忧别离。

如何与君辞,怆如失群麋。

君才非我俦,语默皆可师。

温温霜天裘,细细当暑絺。

不劳绮绣文,自然适时宜。

嗟我百无补,不异面有眉。

既乏视听功,宁免耳目嗤。

君行值重午,高花发榴葵。

荆人击鼍鼓,舟楫挟两旗。

当时怀沙心,后世为水嬉。

作歌赠君别,秋风以为期。

(0)

酒醒闻雨

端居苦炎热,独卧多早寤。

微醉易成醒,起闻山雨度。

萧萧烦燠解,寂寂凉飙举。

床空簟更清,漏永天难曙。

丰霤落芳塘,惊禽起山树。

此时一披襟,将何慰幽素。

(0)

题倪云林竹·其五

倚窗昼寂自焚香,十日春阴不下堂。

几度吟成微醉后,兴来拈笔写修篁。

(0)

燕余左司宅

初晴丽前楹,轻寒冱幽院。

酒气菊边闻,炉霏竹间见。

礼秩俱澹忘,情交自深眷。

嘉会在永期,閒欢足清宴。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