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零陵与幕下诸宾游河夜饮》
《秋日零陵与幕下诸宾游河夜饮》全文
唐 / 郑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湘月蘋风乍畅襟,烛前江水练千寻。

新秋宋玉能为赋,永夕袁安好共吟。

辇下翠蛾须强展,尊中绿蚁且徐斟。

汀沙渐有珠凝露,缓棹兰桡任夜深。

(0)
注释
湘月:湘江上的明月。
蘋风:浮萍随风起舞,象征清风。
练千寻:形容江面平静如白练,极言其宽广。
新秋宋玉:宋玉是古代著名文人,这里借指才子。
袁安:东汉名士,此处代指友人。
翠蛾:女子美丽的眉毛,代指女子。
绿蚁:酒面上的泡沫,古人常用来形容酒。
珠凝露:露珠晶莹如珠,形容夜晚的清凉。
缓棹:缓缓划船。
兰桡:兰木做的桨,泛指精致的船桨。
翻译
湘江之月与萍风突然让人心情舒畅,烛光下江面如白练般延伸千里。
在新秋时节,宋玉能写出动人的诗篇,长夜漫漫,袁安也适合一起吟诵。
在都城中,女子们应尽力展现笑容,杯中的绿酒慢慢斟酌。
沙滩上已有露珠凝结,划着兰舟,让我们慢慢享受这深夜的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河边宴会的画面。"湘月蘋风乍畅襟"中的“湘”指的是古代的湘江流域,即今天的湖南一带,这里的“蘋风”是水生植物,常与江湖景色联系在一起,“乍畅襟”则形容月光如同衣襟一般铺展开来,给人以洁净、明亮之感。"烛前江水练千寻"中的“烛前”可能指的是河岸边的灯火,而“江水练千寻”则是对夜色中河流宽广的描写。

"新秋宋玉能为赋,永夕袁安好共吟"一句表明诗人在这个美好的秋夜里,想起了古代文学家宋玉,并希望像他一样能够赋诗。"永夕"强调的是这夜宴的悠长,而“袁安”则是唐代的一位文人,这里的“好共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们共同享受这美好时光、共同吟咏诗词的情趣。

"辇下翠蛾须强展,尊中绿蚁且徐斟"一句中的“辇下”指的是车下的地面,“翠蛾”是古人对蝶类的美称,这里形容着夜色中昆虫的活跃。而“尊中绿蚁”则可能是在描绘宴会中的酒杯或器皿上反射的微光,给人的感觉是细小而又生动。

"汀沙渐有珠凝露,缓棹兰桡任夜深"一句中的“汀沙”指的是河堤上的沙地,“渐有珠凝露”形容着天气转凉后沙地上逐渐凝结的露水,如同珍珠一般晶莹剔透。而“缓棹兰桡任夜深”则是在描绘宴会中的轻松愉快,"缓棹"指的是船只行进的从容不迫,而“兰桡”可能是对船上装饰的细节描写,这里强调的是宴会的悠长和无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文人墨客在秋夜与友人们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

作者介绍

郑史
朝代:唐

郑史,字惟直,宜春人。开成元年举进士第,国子博士,历永州刺史,即谷之父也。诗三首。
猜你喜欢

雨花台

不谭仁义只谭空,一着参差在个中。

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

君王自有君王业,何事区区翻贝叶。

雨花名台非识奇,要使后人知覆辙。

(0)

嘉禾百咏·其九十五苏小小墓

泉下骨应朽,幽魂独未消。

几番清夜月,孤影度南桥。

(0)

九月望日同君谟侍郎泛西湖夜饮

清歌曲曲酒巡巡,一举金蕉五十分。

山影与天都在水,风光为月不留云。

节回路口千门待,乐过湖心四岸闻。

莫笑闲官奉欢席,自来蒿艾近兰薰。

(0)

秋夜

暮声杂鸣叶,灵籁生郊墟。

白雾脆杨柳,秋水翻芙蕖。

蟾蜍澹帘箔,机杼织寒虚。

几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车。

(0)

为胡夔文题戴鹰阿山水画册十二首·其五

空山一鹤断霜翎,北塞春来草未青。

有客才名满天下,可无他日叹华亭。

(0)

咏史.孟浩然

风剪银潢雪满天,蹇驴骑过灞桥边。

诗愁万斛应难载,非为驰驱老不便。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