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十年前屡过平远一主大柘林仰峰一主东石林玉山二人皆赀雄闾里以好客闻玉山有子三人因兄弟相诘败仰峰有子十一人不嫖不赌又中有青衿而亦以败何也仰峰以一人聚之子以十一人分之费且不节而亦以废箸此耳辛酉应召过而心伤为赋二绝亦以劝为人子者·其一》
《二十年前屡过平远一主大柘林仰峰一主东石林玉山二人皆赀雄闾里以好客闻玉山有子三人因兄弟相诘败仰峰有子十一人不嫖不赌又中有青衿而亦以败何也仰峰以一人聚之子以十一人分之费且不节而亦以废箸此耳辛酉应召过而心伤为赋二绝亦以劝为人子者·其一》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行役当年结二林,多男节侠足千金。

桑田沧海须臾变,今日能无感慨心。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家族与财富管理的问题,以及对后代教育与行为的重视。通过对比两个不同家族的兴衰,诗人表达了对家庭责任和道德观念的深刻思考。

“行役当年结二林”,开篇点出两位主人公的名字,暗示他们曾共事或有交集,后文则分别描述了他们的家庭状况和命运。

“多男节侠足千金”,赞扬了“一主大柘林”(仰峰)的家庭规模庞大,且成员们节俭勇敢,富有千金,显示了家族的繁荣与富裕。

“桑田沧海须臾变”,借用自然界的变迁比喻世事无常,强调了财富与地位并非永恒不变,暗含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今日能无感慨心”,直抒胸臆,表达了面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化时的深深感慨,引出对家族兴衰的反思。

“二十年前屡过平远”,提到诗人过去多次访问这两个家庭,为后文的对比提供了时间背景。

“一主大柘林仰峰一主东石林玉山”,再次明确两位主人公的名字,为下文的对比做铺垫。

“二人皆赀雄闾里以好客闻”,说明两大家族在当地以豪爽待客著称,体现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玉山有子三人因兄弟相诘败”,描述“玉山”的三个儿子因为兄弟间的争执导致家族衰败,强调了家庭内部和谐的重要性。

“仰峰有子十一人不嫖不赌”,指出“仰峰”的十一个儿子没有赌博或嫖妓的行为,暗示了良好的家教和道德观。

“费且不节而亦以废箸此耳”,批评“仰峰”虽然家庭庞大但消费无度,最终导致家族衰落,强调了节俭与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辛酉应召过而心伤为赋二绝亦以劝为人子者”,表明诗人是在应召前往时,心中感伤于家族兴衰,创作了这两首绝句,旨在劝诫后辈。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个家族的故事,探讨了家庭管理、财富传承、道德教育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如梦令·其三江上对雨

一晌凝情无语,手撚梅花何处。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

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0)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其一

湖外干戈半绿林,湖边葭薍晚森森。

风霾未放远山出,岚气又连凄日阴。

世乱且同吟啸乐,时来终快扫除心。

天寒况是开炉近,应有佳人赋藁砧。

(0)

次韵同舍李支使梦与二首·其一

三纪桥门过隙光,醉吟曾共晚风凉。

旧游何在已芜没,前好欲言空感伤。

重对诗囊开锦绣,要看谈麈落冰霜。

苕溪此去如相忆,双鲤时应寄一行。

(0)

示隐静恭老

游山何敢避泥涂,恰值催花夜雨馀。

杯渡已知无用楫,马行今信不更车。

数声幽鸟过庭际,一派飞泉赴壑初。

正欲寻师问心法,却惊行色逼钟鱼。

(0)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其十三

烟里山光陈水墨,云边日影乱青红。

新诗有画人难到,高压澄江五字工。

(0)

经过合寨吊孟氏故居二首·其二

行过春泥没马深,几声幽鸟啭乔林。

感时恨别愁无那,赖有清樽慰此心。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