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何敢避泥涂,恰值催花夜雨馀。
杯渡已知无用楫,马行今信不更车。
数声幽鸟过庭际,一派飞泉赴壑初。
正欲寻师问心法,却惊行色逼钟鱼。
游山何敢避泥涂,恰值催花夜雨馀。
杯渡已知无用楫,马行今信不更车。
数声幽鸟过庭际,一派飞泉赴壑初。
正欲寻师问心法,却惊行色逼钟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野间的游历情景,既表现了其对于自然界的顺应与尊重,也揭示了对精神境界追求的渴望。
"游山何敢避泥涂,恰值催花夜雨馀。" 这两句诗表明了行者对大自然无所不在的接受态度,即便是泥泞之地也不会刻意回避,而是在夜雨之后,正见到花朵被雨水滋润,这种景象反而显得格外生机。
"杯渡已知无用楫,马行今信不更车。" 这两句则是对自己处境的描述,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是使用简陋的小舟(杯渡)还是骑乘马匹前进,都已经明了其工具性的有限,不再有所改变。
"数声幽鸟过庭际,一派飞泉赴壑初。"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深山幽静的景象,几声隐秘的鸟鸣穿越庭院,而那清澈的溪流自上而下,奔向远方的峡谷。
最后,"正欲寻师问心法,却惊行色逼钟鱼。" 表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导师的追求,但就在此时,却被突如其来的外界干扰打断,这里的“行色”指的是行者或修道者的样子,“逼钟鱼”则是比喻时间紧迫,如同钟摆上的鱼儿一样,时间在不断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精神追求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渴望心灵净化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