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谭仁义只谭空,一着参差在个中。
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
君王自有君王业,何事区区翻贝叶。
雨花名台非识奇,要使后人知覆辙。
不谭仁义只谭空,一着参差在个中。
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
君王自有君王业,何事区区翻贝叶。
雨花名台非识奇,要使后人知覆辙。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感慨。开篇“不谭仁义只谭空,一着参差在个中”两句,提出不谈论抽象的道德修养,而是专注于实际的、具体的事情,并且这种关注是微妙而深刻的。
接着,“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雨中,台上的花朵纷飞,而城边却已经刮起了西风。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外界事件的紧迫感。
“君王自有君王业,何事区区翻贝叶”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超然态度。君主有他们自己的职责和作为,而我们普通人何必过于纠结于历史细节之中呢?
最后,“雨花名台非识奇,要使后人知覆辙”两句,提出了诗人的一个愿望:希望通过这首诗,让后人了解历史的教训,即便是在美丽的雨花台上,也不乏发生过悲剧和错误。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描写、历史感慨以及个人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孤笠与闲云,随遇众山活。
出郭五里余,泼眼青到骨。
李相思家山,愁心渺天末。
鞭我入山心,携我住山褐。
一上到绝顶,神清天宇豁。
始知险如夷,有路得上逵。
空碧虽非家,坐卧信可悦。
东望东海头,西望五湖出。
云霞入衣袂,衾枕生日月。
攀历岂谓高,已觉尘境绝。
圣人乃希天,万象咸就列。
蹉跎复蹉跎,夜坛情磬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