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惠山顶》
《宿惠山顶》全文
明 / 杨成   形式: 古风

孤笠与闲云,随遇众山活。

出郭五里余,泼眼青到骨。

李相思家山,愁心渺天末。

鞭我入山心,携我住山褐。

一上到绝顶,神清天宇豁。

始知险如夷,有路得上逵。

空碧虽非家,坐卧信可悦。

东望东海头,西望五湖出。

云霞入衣袂,衾枕生日月。

攀历岂谓高,已觉尘境绝。

圣人乃希天,万象咸就列。

蹉跎复蹉跎,夜坛情磬澈。

(0)
鉴赏

此诗《宿惠山顶》由明代诗人杨成所作,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临惠山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

首句“孤笠与闲云”,以“孤笠”象征诗人独立的形象,与“闲云”相对,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接着“随遇众山活”,写出了诗人随遇而安的心态,与周围群山和谐共处,赋予了山林以生命。

“出郭五里余,泼眼青到骨”,描绘了从城市到山间的过渡,绿意盎然,仿佛直接映入眼帘,直至深入骨髓,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李相思家山,愁心渺天末”,借李相思的故事,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愁绪弥漫至天边,情感深沉。

“鞭我入山心,携我住山褐”,诗人似乎被某种力量驱使,心甘情愿地融入山林之中,穿上山居的衣物,与自然融为一体。

“一上到绝顶,神清天宇豁”,登上山顶后,心境变得清明,仿佛整个宇宙都为之开阔,体现了登高望远后的豁然开朗。

“始知险如夷,有路得上逵”,通过对比,诗人领悟到看似险峻的道路其实也有平坦之道,比喻人生中的困难并非不可逾越。

“空碧虽非家,坐卧信可悦”,即使身处空旷的天空之下,并非真正的家,但在这里坐卧也能感到愉悦,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依恋。

“东望东海头,西望五湖出”,诗人眺望远方,东海与五湖尽收眼底,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胸怀。

“云霞入衣袂,衾枕生日月”,云霞仿佛融入了衣袖,日月似乎成为了枕头,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与人的亲密关系。

“攀历岂谓高,已觉尘境绝”,尽管攀登的过程艰难,但已经感觉到了远离尘世的宁静。

“圣人乃希天,万象咸就列”,圣人追求的境界如同触摸天空,万物有序排列,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蹉跎复蹉跎,夜坛情磬澈”,时间流逝,夜坛上的钟声清晰可闻,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家乡的思念、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意味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杨成
朝代:明

(1499—1556)南京人,字全卿,号水田。嘉靖十一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历知严州府。曾严禁溺女婴等陋俗。官至四川布政司左参政。
猜你喜欢

赋得青骢马奉寿张石磐公

蹀躞青骢马,西来万里秋。

驾车先豹尾,立仗近螭头。

一别榴花地,长年杜若洲。

时闻云雾起,龙友自相求。

(0)

昭君词·其五

情知马上去无还,遥指干旌认汉关。

纵使生前胡地老,归魂犹得见南山。

(0)

知几卷·其二

明月洲前秋气多,渔舟轻处任风波。

古来玄测饶空算,输却成都卖卜窝。

(0)

对雪·其一

悄然穷户复谁怜,新岁先占大有年。

野步早誇珠在袖,林吹还似玉生烟。

(0)

莎鸡

振羽候初临,近宇鸣何切。

道人默忘形,闻性曾不灭。

(0)

赠欧两川年兄移令丹棱

忆昔秋风擢桂枝,君当壮年我少时。

二十馀载分翠袂,百年万事悲素丝。

君持直道闽水曲,闽水无声向人绿。

制锦宁知萋斐成,还珠翻坐泥途辱。

天子能明万里情,贤侯复遣三巴行。

行经峡树猿惊夜,泊向岷江雪照城。

已知塞马未终失,更怜涸鲋难相恤。

即今科责百费兴,里中流析谁能结。

愿君早为医疮痍,成都之西多远夷。

我已卜筑山中奇,石莲袅袅含春姿。

他年问政如相见,莫诮山人与世遗。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