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懊侬歌·其二》
《懊侬歌·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布帆百馀幅,阿娜自生风。

江水满如月,那得不愁侬。

(0)
鉴赏

这首诗以布帆与江水为载体,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同时融入了诗人细腻的情感。首句“布帆百馀幅,阿娜自生风”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布帆赋予了生命,展现出帆在水面轻轻摇曳的姿态,仿佛自然界的精灵,自行生出微风。这种生动的描绘,既展现了帆的轻盈与自由,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着,“江水满如月”一句,将江水比作满月,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江面的宁静与广阔,也通过满月的圆润与江水的浩渺,营造了一种和谐而深远的意境。满月象征着圆满与完美,而江水则代表了流动与变化,两者结合,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最后一句“那得不愁侬”,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在如此美丽的江面上,诗人却难以摆脱内心的愁绪。这愁绪可能源自对现实的无奈,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或是对某种情感的怀念与失落。这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强化了诗人情绪的复杂性,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与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布帆、江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场景,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末文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生活、理想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清平乐·其二

禁闱秋夜,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

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0)

雨后望月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0)

江上送友人南游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0)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0)

白水山

万壑归源泻石湫,洞天名不下瀛洲。

声闻大地玉龙吼,势接碧空银汉流。

道院昼阴微雨集,元坛秋冷湿云浮。

山翁指点青松外,曾见仙人跨鹤游。

(0)

池上二首·其二

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

池上新年有荷叶,细雨鱼儿噞轻浪。

男儿学易不应举,幽人一友吾得尚。

此池便可当长江,欲榜茅斋来荡漾。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