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笑君拙,我独喜君直。
拙则世所无,直则未易识。
昔者中丞公,事主以一德。
从容进退间,多士所取则。
朝廷九鼎重,冠冕万夫特。
尘埃困大路,此老难再得。
至今门下士,必以身许国。
孰知强弩末,而有百钧力。
贤孙后来秀,见我好颜色。
收功却扫中,欲任门内责。
空弮入善阵,匹马见勍敌。
不嫌不识察,但恨无此获。
欲赤莫如丹,欲黑莫如墨。
吾常持此言,以辨主与贼。
苟无牛羊害,则有天地塞。
君能但拙直,亦莫忘黑白。
人皆笑君拙,我独喜君直。
拙则世所无,直则未易识。
昔者中丞公,事主以一德。
从容进退间,多士所取则。
朝廷九鼎重,冠冕万夫特。
尘埃困大路,此老难再得。
至今门下士,必以身许国。
孰知强弩末,而有百钧力。
贤孙后来秀,见我好颜色。
收功却扫中,欲任门内责。
空弮入善阵,匹马见勍敌。
不嫌不识察,但恨无此获。
欲赤莫如丹,欲黑莫如墨。
吾常持此言,以辨主与贼。
苟无牛羊害,则有天地塞。
君能但拙直,亦莫忘黑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对他的学生孙广伯的赠言。诗中赞美了孙广伯的正直品质,并以“拙”和“直”来评价他的性格。吕本中认为,虽然世人可能嘲笑孙广伯的“拙”,但他独爱其“直”。诗中提到的“中丞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位忠诚于君主的大臣,以此来比喻孙广伯的忠诚和正直。
诗中还提到了“门下士”的概念,暗示孙广伯在师门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愿意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决心。接着,诗人通过“强弩末”和“百钧力”的比喻,赞扬了孙广伯即使在困难时刻也能展现出强大的力量。最后,吕本中表达了希望孙广伯能够坚守“拙直”的品质,并强调了忠诚与正直的重要性,同时也鼓励他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定的立场。
整首诗充满了对孙广伯个人品质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期待,体现了吕本中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深厚情感和期望。
戚里张公子,古貌又古心。
面若一尺玉,心如百鍊金。
碧树阴阴绕茅屋,不惜黄金买书读。
有时梦到羲皇前,河洛图书看不足。
白昼呼童扫落花,高閒真似野人家。
堂上灵椿八千岁,綵服裁为五色霞。
白头邂逅洪都市,令我见之心即喜。
今人容貌古人心,一曲长歌吾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