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年归老日,一百五夜禁烟天。
却笑山厨无热火,频将冷酒醉花前。
七十四年归老日,一百五夜禁烟天。
却笑山厨无热火,频将冷酒醉花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寒食节期间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七十四年归老日”,点明了诗人已度过大半生,如今到了晚年,选择归隐,享受宁静的生活。接着,“一百五夜禁烟天”则巧妙地运用数字与习俗,描述了寒食节的特殊氛围——在这一天,人们会禁火三日,以纪念介子推,因此夜晚也显得格外宁静。
“却笑山厨无热火,频将冷酒醉花前。”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情趣。山厨本应是温暖而充满烟火气的地方,但在这里却是“无热火”,反衬出诗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对自然的亲近。他并不因缺少热食而感到遗憾,反而“频将冷酒醉花前”,在花前饮酒,享受着春光的美好,这种生活态度充满了诗意和洒脱。
整首诗通过对寒食节习俗的描绘,以及诗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诗中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哲理思考和审美追求。
遇午归闲处,西庭敞四檐。
高眠著琴枕,散帖检书签。
印在休通客,山晴好捲帘。
竹凉蝇少到,藤暗蝶争潜。
晓鹊频惊喜,疏蝉不许拈。
石苔生紫点,栏药吐红尖。
虚坐诗情远,幽探道侣兼。
所营尚胜地,虽俭复谁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