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谓人心险,有如面不同。
岂知园困性,宁与世情通。
面匪随时白,心惟一窍红。
君家上苑种,贲我鹿门中。
古谓人心险,有如面不同。
岂知园困性,宁与世情通。
面匪随时白,心惟一窍红。
君家上苑种,贲我鹿门中。
这首诗通过对比“人心”与“面”的不同,探讨了人性的本质与社会交往之间的关系。首句“古谓人心险,有如面不同”,借用古人之言,指出人心的复杂与难以捉摸,如同人的面部表情,可能在不同的时刻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接着,“岂知园困性,宁与世情通”,表达了对人性本质的疑问,即在面对困境时,人们是否还能保持本真,还是会被世俗情感所同化。
“面匪随时白,心惟一窍红”进一步阐述了表面与内心的差异,指出人的外在表现并非总是真实的反映,而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欲望(此处以“一窍红”象征)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最后,“君家上苑种,贲我鹿门中”则以种植为喻,表达了一种希望与期待,即希望对方能够如同在上苑精心培育的植物一般,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其独特的品质和生命力,如同鹿门山中的植物一样,自有一份坚韧与独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自我坚守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不被外界影响而迷失自我。
种树才拱把,终有佳荫时。
为山始一篑,会见高巍巍。
岂其为学道,而反不如兹。
一言圣所戒,一行圣所持。
其故伊云何,言行乃枢机。
㳙㳙小不塞,江河大难治。
绵绵微不绝,罗网将密施。
分阴亦可惜,陶公实我师。
少壮玩愒过,老大伤已迟。
轻冰方解冻,渺渺春波活。
烟收界远天,一泓沧池阔。
尚无蒲苇丛,例有鲦鲤鱍。
似欣风日恬,出水弄素沫。
不垂钩曲曲,不施罛濊濊。
鱼亦知我意,泳游不惊拨。
渚禽语明镜,兰茝堪采掇。
濯清喜沧浪,心与川云豁。
良夜渐添长,斗杓亦旋北。
旌门笳吹奏,大野人声息。
归辔辞沈阳,乘舆指京国。
毡庐坐閒窗,可爱新月色。
差无尘念萦,微觉轻寒逼。
关山巡阅多,历历皆堪忆。
扬鸾和铃中,玉律忽已易。
悠悠今古人,趁此驹过隙。
百年讵云久,寸阴实可惜。
际兹清宵佳,况对寒蟾碧。
金鸭已结篆,银檠半折堲。
却似去冬夜,梅香递宣席。
所志嗟无成,所学曾何得。
惟馀此初心,时时自兢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