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日已昏,萧飒凉飙起。
残雨挂空江,冥濛若千里。
暝色夕鸟前,寒声暮猿里。
应知叶上秋,尽入湘潭水。
黄陵日已昏,萧飒凉飙起。
残雨挂空江,冥濛若千里。
暝色夕鸟前,寒声暮猿里。
应知叶上秋,尽入湘潭水。
这首明代赵迪的《题雨竹》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江边景色。首句“黄陵日已昏”点出时间,暗示傍晚时分,黄陵之地笼罩在昏暗之中。接着,“萧飒凉飙起”通过“萧飒”和“凉飙”两词,形象地描绘了微风吹过竹林,带来阵阵凉意的场景。
“残雨挂空江,冥濛若千里”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零星的雨滴比喻为挂在空中的细线,江面因此显得迷蒙遥远,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随后,“暝色夕鸟前,寒声暮猿里”进一步渲染氛围,黄昏的暮色中,鸟儿归巢,猿猴哀鸣,增添了凄清之感。
最后两句“应知叶上秋,尽入湘潭水”,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想象竹叶上的秋意随着流水融入湘江,寓意时光流逝,表达了对季节更迭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日黄昏雨竹的景象,寓情于景,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