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元 / 张玉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暮声杂鸣叶,灵籁生郊墟。

白雾脆杨柳,秋水翻芙蕖。

蟾蜍澹帘箔,机杼织寒虚。

几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车。

(0)
翻译
夜晚的声响混杂在树叶中,仙乐在郊野回荡。
白雾轻拂着杨柳,秋水波动着荷花的倒影。
月光透过窗帘,仿佛织机在编织寒意的幻象。
我多次想起水中的萍藻,心中充满迷茫,深感愧对简朴的生活。
注释
暮声:夜晚的声音。
杂鸣:混合的鸣叫声。
叶:树叶。
灵籁:仙乐,指自然的美妙声音。
郊墟:郊外的空地。
白雾:白色的雾气。
脆:轻盈。
杨柳:河边的柳树。
芙蕖:荷花。
蟾蜍:月亮的别称,这里指月光。
澹:清淡,透明。
帘箔:窗帘。
机杼:织布机。
寒虚:寒冷而虚无,形容月色。
思:思念。
蘋藻:水中植物,象征简朴生活。
茫然:迷茫,困惑。
愧鹿车:愧对简陋的交通工具,鹿车指简陋的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意浓郁与夜色的宁静。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营造一种淡淡的忧思和孤寂感。

首句“暮声杂鸣叶”中的“暮声”指的是傍晚时分鸟儿的叫声,而“杂鸣叶”则形容了树叶间传来的这些声音,给人以丰富层次的感觉。紧接着,“灵籁生郊墟”中,“灵籁”暗示了一种超自然的宁静,而“郊墟”则是指城郊的荒废之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寂静无声环境的向往。

第三句“白雾脆杨柳”,中“白雾”描绘了一层轻纱般的薄雾,而“脆杨柳”则勾勒出一幅秋风中的细弱杨柳图。下句“秋水翻芙蕖”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表达了秋水的清澈和芙蕖花的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蟾蜍澹帘箔,机杼织寒虚”,诗人巧妙地将室内的情境与自然景观相结合,通过蟾蜍在帘幕上爬行和机杼织布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夜晚氛围。

最后两句“几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车”中,“蘋藻”是一种水生植物,而“鹿车”则是古代用来比喻行走的速度。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中的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一位女性诗人对于秋夜静谧景色的独特领悟和内心世界的微妙抒情。

作者介绍
张玉娘

张玉娘
朝代:元   字:若琼   籍贯: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   生辰:1250 ~1277

张玉娘(1250 ~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猜你喜欢

过净居寺

淅淅西风着敝裘,净居长日水云幽。

百年底事空啼鸟,几处寒林自送秋。

白虎绕关山北拱,青龙夹道水东流。

肩舆南下重回首,身在蓬山最上头。

(0)

再会用宋人韵一首

四十辞荣誇若水,百年高致又逢君。

旗亭此日攀新柳,尊酒他时忆暮云。

眼底风波应自笑,胸中丘壑许谁分。

陶然和就归来赋,赢得清名到处闻。

(0)

晴步次辉弟韵

宿雨乍开晴,层峦呈寸碧。

策杖随所之,东郊与西陌。

满引紫霞觞,暂卸青蒻笠。

忽见海棠花,依然带红湿。

(0)

寄李资道

素履屏外欲,栖栖向故园。

泛览古载籍,试参元化根。

既逃齿牙滑,得失俱忘言。

好雨溪上至,高槐禽语喧。

兹时畅神虑,山光满前轩。

(0)

和朱文公读道书·其三

佺期旧僚友,示我还丹道。

缄书寄黄鹄,侑以金光草。

琼浆几桃熟,云叶九芝老。

玉诏期不来,晞发丹霞杪。

(0)

茶洋驿次陈希白方伯韵

南平山月白,仙桂已成丹。

云到中秋净,溪当午夜寒。

飞飞乌绕树,齿齿石依滩。

极目烟波迥,乡关入望难。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