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山月白,仙桂已成丹。
云到中秋净,溪当午夜寒。
飞飞乌绕树,齿齿石依滩。
极目烟波迥,乡关入望难。
南平山月白,仙桂已成丹。
云到中秋净,溪当午夜寒。
飞飞乌绕树,齿齿石依滩。
极目烟波迥,乡关入望难。
这首诗描绘了南平山月下的宁静与清冷之景,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南平山月白”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月光洒满山头的静谧景象,接着“仙桂已成丹”则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仙境一般。接下来的“云到中秋净,溪当午夜寒”两句,通过时间的变换和自然景观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冷与纯净。
“飞飞乌绕树,齿齿石依滩”描绘了乌鸦在树间飞翔,石头紧贴着河滩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静谧并存的和谐之美。最后,“极目烟波迥,乡关入望难”表达了诗人眺望远方时的思绪,虽然烟波浩渺,但故乡的身影却难以清晰可见,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凉魄孤悬,暗虫低诉,纱笼篆缕空凝。
正鹤寥琴寂,絮语馀温。又是商飙做冷。
声声雁,凄断湘滨。阑干倚,新愁旧梦,付与诗魂。
青青。镜中鬓影,瘦损一丝丝,晕上秋痕。
只药炉茶鼎,静伴寒灯。
多少腻红剩绿,恁耐得、风雨朝昏。
晶帘悄,微吟浅醉,莫道酸辛。
翅软如绵,腰纤似玉,看他妩媚难禁。
两两三三,飞来偷入花阴。
香闺午倦抛书卷,把滕王、图画重寻。
倚晴窗、搦管裁笺,点粉涂金。
笑余亦有丹青癖,记曾描百蝶,未遇知音。
欲觅芳踪,那堪梦杳青琳。
葛衣又逐东风化,捲湘帘、闲煞金针。
喜今朝,粉本携来,许我抚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