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濛濛处仙禽瘦。红帘一桁留香久。灯影隔窗窝。
点衣黄雪多。参差弦柱急。卷地风吹月。
门外是潇湘。水回人断肠。
密濛濛处仙禽瘦。红帘一桁留香久。灯影隔窗窝。
点衣黄雪多。参差弦柱急。卷地风吹月。
门外是潇湘。水回人断肠。
这首《菩萨蛮·琴馆听涛图》由清代诗人关锳所作,描绘了一幅在琴馆中聆听海涛声的画面,充满了静谧与深邃的意境。
“密濛濛处仙禽瘦”,开篇以“密濛濛”描绘出一种朦胧、幽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片轻雾之中,仙禽在此显得尤为瘦削,暗示着环境的清冷与脱俗。“红帘一桁留香久”,红帘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色彩的对比,更寓意着香气的留存,长久不散,象征着琴馆内音乐的韵味悠长,余音绕梁。
“灯影隔窗窝”,透过窗户的灯影,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光影效果,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点衣黄雪多”,衣物上点缀着如同雪花一般的黄色斑点,既形象地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喻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参差弦柱急”,琴弦的参差不齐与急促的弹奏声,展现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和情感的激荡。“卷地风吹月”,风卷着云层,吹动了月亮,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着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
“门外是潇湘,水回人断肠。”最后两句将视线从室内拉向室外,潇湘之水回环,似乎在诉说着离愁别绪,引人深思。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听涛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