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山隔岸绕江流,沈绿浮青浸未收。
谷口烟萝黄鸟树,水中莎草白鸥洲。
林空宜有幽居客,川广堪容待渡舟。
南去北来人扰扰,不知何处可攀游。
晴山隔岸绕江流,沈绿浮青浸未收。
谷口烟萝黄鸟树,水中莎草白鸥洲。
林空宜有幽居客,川广堪容待渡舟。
南去北来人扰扰,不知何处可攀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首句“晴山隔岸绕江流”,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峦与江水相依的景象,晴朗的天空下,山色与江水交织,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接着,“沈绿浮青浸未收”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层次感,绿色沉入水面,青色浮于其上,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深浅不一的绿色所浸染,未被完全收束,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谷口烟萝黄鸟树,水中莎草白鸥洲”两句,将视线从远处拉近,描绘了山谷出口处烟雾缭绕、绿藤缠绕的景象,以及水中生长的莎草和栖息的白鸥洲,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还蕴含着生命的活力与和谐共生的意境。
“林空宜有幽居客,川广堪容待渡舟”则将视角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在如此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适宜隐居避世,同时也适合等待渡船的到来,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最后,“南去北来人扰扰,不知何处可攀游”以对比的手法,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找心灵归宿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