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上行作》
《塞上行作》全文
唐 / 刘得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

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ishàngxíngzuò
táng / liúrén

xiāngjǐngcóngbiéqióngbiānchùchóu
shēngrénwàisāixuěxiàzhōngqiū

yànzhīhéngchì穿chuānliú
jiāngjūnxīnxiàngfēnghóu

注释
乡井:故乡。
离别:分离。
穷边:偏远边境。
愁:忧虑。
人居外地:生活在异地。
塞雪:边塞的雪。
中秋:中秋节。
雁举之衡翅:大雁飞过天平线(比喻地平线)。
河穿入虏流:黄河穿越流入敌人的领土。
将军:指军事将领。
心莫苦:内心不要苦闷。
取封侯:获取封赏和爵位。
翻译
家乡亲人离别后,身处偏远边境满目忧愁。
生活在这片异乡土地,中秋时节塞外飘雪无边。
大雁展翅飞过天平线,黄河穿越流入敌人的疆域。
将军啊,请不要太过苦闷,就在这里建功立业,封侯拜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战的凄凉景象,表达了战争给人带来的孤独和悲愁情感。诗中的“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两句,通过对家乡与边疆的对比,传递出诗人对于远离家乡、在贫瘠边塞之地生活的无尽哀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外来者在异乡过节的孤独场景。这里的“中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本应是家人团聚、庆祝月圆之时,但诗人却只能在边塞的严寒雪地里度过,这种对比更加突显了诗人的孤寂与思乡。

接下来的“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两句,以高飞的大雁和河水穿行于敌境之间,勾勒出边塞的荒凉景象。这里的“雁”往往象征着离别和旅人,对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最后,“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两句,则是对将士们的一种鼓励或劝告。尽管战争带来了无数的苦难,但通过战功可以获得封地,这里隐含着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军功和官爵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战争与离别给人带来的深沉哀愁,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的一种渴望。

作者介绍

刘得仁
朝代:唐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曾令绰

卧病河桥与死滨,还家重喜见芳春。

辅藩行释绥安重,仁里欣闻缔构新。

危堞遍临双远岫,平湖不受一微尘。

知君雅有超然兴,香火它年作社人。

(0)

和曼叔赋断蓬见别

霜蓬飞无根,岁暮随惊风。

翻翻走寒野,日以去故丛。

譬如远游子,飘泊从西东。

一感颍上别,慨叹发予衷。

(0)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其七华亭谷

穹穹华亭谷,中有不竭流。

其微初滥觞,其大终载舟。

寒色皎可鉴,岚光郁如浮。

当解尘中缨,一濯潭上秋。

(0)

和吴九王二十八雪诗

方冬气潜温,得晚阴始重。

狂随风力翻,怒若云面涌。

中微玉霏屑,后盛毛纷氄。

寒光动城阙,甘滋入田垄。

鹏骞海水飞,骥愤盐车覂。

萦楼巧作层,覆道高城甬。

群方破昏雾,万物被光宠。

涂歌涵太和,送贺仰高拱。

判官坐丞华,赋诗掩垂陇。

貂裘拥宵谈,金杯落晨捧。

此兴吾不薄,君门旦当踵。

(0)

之灵岩三首·其三

山高景逾变,所览今非昨。

云覆嵩顶寒,河倾滩面□。

□中塔庙涌,日暮钟磬作。

延首望洛城,气象□□□。

(0)

答赵县丞

止足常佳汉二臣,早思幽退谢朝绅。

奉藩终乏三年最,学道才知一日真。

目病懒将书卷展,心闲得近酒杯频。

朝吟夕啸无厌斁,正赖贤宾与德邻。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